[發明專利]一種快速精準制備甘薯專用微生物菌肥的方法及制得的微生物菌肥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7874.2 | 申請日: | 2020-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61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溫洪宇;張浩;泮佳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Q1/689;C12Q1/6869;C12Q1/04;C05G3/00;C05G3/60;C05G3/80;C05G5/12;C12R1/38;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周敏 | 
| 地址: | 2211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精準 制備 甘薯 專用 微生物 菌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快速精準制備甘薯專用微生物菌肥的方法及制得的微生物菌肥,該制備方法是:(1)先對甘薯種植地土壤進行取樣,再從土壤樣品中提取根際土壤細菌群落總DNA,對細菌群落DNA16S rRNA基因組成的V4?V5高變區在Illumina HiSeq PE250平臺上進行高通量測序,評估16S rRNA基因組成,分析得到甘薯根際土壤細菌群落的核心菌屬;(2)根據分析結果,制備包含甘薯根際土壤細菌群落核心菌屬的液態菌肥或固態菌肥。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能夠快速精準檢測甘薯根際土壤并針對性的提供所缺細菌,構建健康合理的細菌群落,提高甘薯產量以及甘薯種植系統可持續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菌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快速精準制備甘薯專用微生物菌肥的方法及制得的微生物菌肥。
背景技術
甘薯是一種全球范圍重要的糧食、飼料和工業原料,具有高產高效、耐旱、適應性強等特點,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僅次于水稻、小麥和玉米。近年來,隨著我國種植結構的調整和北方地區地下水壓力開采等政策的實施,甘薯種植面積逐年增加,規模化生產加快。甘薯作為中國農業生產的主力軍之一,其生產產量及生態種植十分關鍵。因此,如何提高甘薯產量以及甘薯種植系統可持續性尤為重要。
養分是薯塊萌芽和薯苗生長的物質基礎,目前甘薯種植過程中主要是采用化肥和有機肥進行養分補充。微生物菌肥是以活性細菌的生命活動導致作物得到所需養分的一種新型肥料生物制品,是農業生產中肥料的一種。根際土壤細菌在養分循環、有機質分解、土壤團聚體穩定、與植物的共生和致病相互作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根際土壤細菌能夠促進甘薯養分吸收,激素產生以及預防疾病和害蟲。快速精準了解根際土壤細菌群落組成可以幫助我們針對甘薯種植缺乏的細菌菌群制備相應的細菌菌肥,從而實現提高甘薯產量以及甘薯種植系統可持續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快速精準制備甘薯專用微生物菌肥的方法,通過重構甘薯種植根際土壤細菌群落,解決根際土壤細菌群落結構不良帶來的甘薯產量下降問題以及化肥使用過度造成的土壤板結和肥力下降問題。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方法制備得到的甘薯專用微生物菌肥,為甘薯種植提供養分,提高甘薯產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快速精準制備甘薯專用微生物菌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先對甘薯種植地土壤進行取樣,再從土壤樣品中提取根際土壤細菌群落總DNA,對細菌群落DNA 16S rRNA基因組成的V4-V5高變區在Illumina HiSeq PE250平臺上進行高通量測序,評估16S rRNA基因組成,分析得到甘薯根際土壤細菌群落的核心菌屬;
(2)根據分析結果,制備包含甘薯根際土壤細菌群落核心菌屬的液態菌肥或固態菌肥。
進一步地,所述液態菌肥的制備方法是:采用純培養技術得到甘薯根際土壤細菌群落各核心菌屬的純種菌株,經擴大培養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得液態菌肥。
優選的,所述液態菌肥中細菌組成包括假黃色單胞菌1.5-3.5億個/毫升,假單胞菌1.5-3.5億個/毫升,嗜鹽粘桿菌0.5-2.5億個/毫升,芽單胞菌0.5-2.5億個/毫升,亞硝化單胞菌0.5-2.5億個/毫升。
優選的,所述液態菌肥的制備方法是:在無菌條件下,將亞硝化單胞菌、假單胞菌、嗜鹽粘桿菌、芽單胞菌和假黃色單胞菌分別接種于LB培養基,在28-37℃條件下恒溫培養24-36h;將培養后的菌懸液按一定體積比混合均勻,使最終的濃度為:假黃色單胞菌1.5-3.5億個/毫升,假單胞菌1.5-3.5億個/毫升,亞硝化單胞菌0.5-2.5億個/毫升,嗜鹽粘桿菌0.5-2.5億個/毫升,芽單胞菌0.5-2.5億個/毫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師范大學,未經江蘇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787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