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圖像傳感器和包括圖像傳感器的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556951.2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183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魯堯煥;金大官;金採盛;王泰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N5/232 | 分類號: | H04N5/232;H04N5/369;H01L27/14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倪斌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圖像傳感器 包括 電子設備 | ||
提供了一種圖像傳感器和包括該圖像傳感器的電子設備。圖像傳感器可以包括:像素陣列,包括多個像素;以及微透鏡陣列,包括設置在像素陣列的第一區(qū)中的第一尺寸的第一微透鏡和設置在像素陣列的第二區(qū)中的第二尺寸的第二微透鏡,第二尺寸與第一尺寸不同。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于2019年6月19日在韓國知識產(chǎn)權局遞交的韓國專利申請No.10-2019-0073066的優(yōu)先權,其全部公開內(nèi)容通過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術領域
本公開的示例實施例涉及一種電子設備,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圖像傳感器和包括該圖像傳感器的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智能手機、平板個人計算機(PC)或數(shù)碼相機中包括的圖像傳感器通過將從外部對象反射的光轉(zhuǎn)換為電信號來獲得關于外部對象的圖像信息??梢詧?zhí)行自動對焦(AF)以提高外部對象的圖像質(zhì)量。為了實現(xiàn)更快的自動對焦,可以使用支持相位檢測自動對焦(PDAF)的圖像傳感器。
支持PDAF的圖像傳感器可以接收每個角度的入射光。當接收到的入射光的角度被清楚地分離時,自動對焦性能可以更高。然而,入射光的角度可以取決于圖像傳感器的像素的位置而不能被分離。特別是,入射到處于圖像傳感器的外圍部分(或者,外部)中的像素上的光的角度可能不能被分離。這樣,圖像傳感器的外圍部分的自動對焦性能可以低于圖像傳感器的中心部分(或者,內(nèi)部)的自動對焦性能。
發(fā)明內(nèi)容
一個或多個示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圖像傳感器,該圖像傳感器能夠在支持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的同時提高圖像傳感器的外圍部分的自動對焦性能,并且提供了包括該圖像傳感器的電子設備。
根據(jù)示例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圖像傳感器,包括:像素陣列,包括多個像素;以及微透鏡陣列,包括設置在像素陣列的第一區(qū)中的第一尺寸的第一微透鏡和設置在像素陣列的第二區(qū)中的第二尺寸的第二微透鏡,第二尺寸與第一尺寸不同。
根據(jù)示例實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圖像傳感器,包括:微透鏡陣列,包括具有第一直徑的第一微透鏡和具有不同于第一直徑的第二直徑的第二微透鏡;以及子像素陣列,包括被配置為將透射過第一微透鏡的第一光信號轉(zhuǎn)換為第一電信號的第一子像素組和被配置為將透射過第二微透鏡的第二光信號轉(zhuǎn)換為第二電信號的第二子像素組。
根據(jù)示例實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模塊透鏡,被配置為接收從外部的對象反射的以第一角度入射的第一光和從對象反射的以第二角度入射的第二光;圖像傳感器,被配置為基于透射過模塊透鏡的第一光來生成與對象相對應的第一圖像數(shù)據(jù)并基于透射過模塊透鏡的第二光來生成與對象相對應的第二圖像數(shù)據(jù);以及圖像信號處理器,被配置為基于第一圖像數(shù)據(jù)和第二圖像數(shù)據(jù)來生成控制信號以調(diào)整模塊透鏡的位置,其中圖像傳感器包括被配置為接收第一光和第二光的不同尺寸的微透鏡。
附圖說明
通過參考附圖詳細描述其示例實施例,上述和/或其他目的和特征將變得清楚明白,附圖中:
圖1是示出了根據(jù)示例實施例的圖像系統(tǒng)的框圖;
圖2是用于描述根據(jù)示例實施例的像素陣列的圖;
圖3示出了圖2的像素陣列的示例結構;
圖4是示出了圖2的透鏡的調(diào)制傳遞函數(shù)(MTF)的示例的曲線圖;
圖5是沿圖3的線I-I’截取的像素陣列的與第一場相對應的第一部分的橫截面圖;
圖6是沿圖3的線II-II’截取的像素陣列的與第二場相對應的第二部分的橫截面圖;
圖7是沿圖3的線III-III’截取的像素陣列的與第三場相對應的第三部分的橫截面圖;
圖8是沿圖3的線III-III’截取的像素陣列的與第三場相對應的第三部分的另一示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jīng)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6951.2/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