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復配型聚醚類破乳劑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56761.0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929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進;凌坤華;范陽海;凌功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湖金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33/04 | 分類號: | C10G3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6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復配型聚醚類破 乳劑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環保的復配型聚醚類破乳劑及其制備方法;首先通過雙酚A與二乙烯三胺、甲醛反應制得多胺化合物;接著將其與環氧乙烷和環氧丙烷聚合,陽離子改性得到多支化陽離子聚醚反相破乳劑;最后將制得的多支化陽離子聚醚反相破乳劑與生物破乳劑、絮凝劑、交聯劑按一定比例復配,用溶劑溶解后均勻混合后即得復配型聚醚類破乳劑。本發明制備得到的高效環保的復配型聚醚類破乳劑,破乳速度快,破乳效果好,并且可以減少破乳劑的用量,降低對環境的破壞,達到了環保節能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石油開采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環保的復配型聚醚類破乳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原油破乳是指利用破乳劑的化學作用將乳化狀的油水混合液中的油和水分離開來,實現原油脫水,來滿足原油外輸的含水標準。原油的組分復雜,不僅含有分子量、結構各異的烴類,也含有像粘土、砂粒、游離態的硫化氫、溶解于水的無機鹽等非烴類雜質,這些物質各自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原油中。特別地,我國原油的氫碳原子比偏低,輕餾分少,重餾分多。原油中的重油餾分會含有較多的膠質和瀝青質,這些物質在堿性環境下會生成穩定界面的皂類物質,提高乳狀液的穩定性。這也給我國石油開采工程增添了難度。
原油在開采前并不是以乳狀液的形式存在,它在開采運送到地面的途中會與水和氣體混雜在一起,加之開采機械探頭的不斷攪拌,才形成了乳狀液。原油含水也會增加泵、管線和原油儲罐的負荷,造成管路和設備的結垢、腐蝕和阻塞,長此以往,也會大大降低原油的品質和開采效率,造成環境污染。往乳狀液體系中加入破乳劑,我們能夠促使穩定的乳狀液的結構發生破壞,當液體分散成很多小液滴之后,油水兩液體之間的界面變大,界面吉布斯函數增高,是熱力學不穩定狀態,必然會自發地趨于降低吉布斯函數,即小液滴匯聚成大液滴,最后分成兩層。化學破乳劑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破乳功能的。近年來,隨著原油開采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采油助劑的大量使用,使得采出的原油的組分變得越來越復雜,因而對破乳劑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
合成新結構的破乳劑不僅成本高,而且不能解決目前工業上所有原油破乳液的要求,相比之下,積極尋找和探索出一種基于現有破乳劑的復配工藝是一不錯的選擇。中國專利CN 104673358 A提供了一種聚醚型破乳劑的復配體系,運用實驗室合成的醇類二嵌段、三嵌段、多嵌段聚醚型破乳劑與傳統陰離子破乳劑進行復配,實驗表明復配后的體系與傳統破乳劑相比,破乳效率有所提高,破乳效果較為良好。再如中國專利CN 105524647 A提供的一種復配型油田破乳劑,作者先制備出分子量各不相同的傳統聚醚破乳劑,再將各種分子量不同的聚醚破乳劑按不同比例進行復配,得到高性能破乳劑。上述兩種復配型破乳劑破乳效果均良好,但同時存在使用過程中破乳劑用量大,對環境有污染的劣勢。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環保的復配型聚醚破乳劑及其制備方法。該復配型聚醚破乳劑中包含生物破乳劑、絮凝劑和交聯劑,該破乳劑可充分發揮各自單劑的特點,提高協同作用的功效以及脫水效率。生物破乳劑的加入可以減少傳統化學破乳劑的用量,減少其對環境帶來的危害;復配體系中的交聯劑和絮凝劑均可以提高破乳劑效果,降低破乳劑用量,達到了環保節能的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復配型聚醚類破乳劑,由以下質量分數的物質組成:多支化陽離子聚醚反相破乳劑35~45%、生物破乳劑25~30%、絮凝劑15~20%、交聯劑10~15%。
優選地,多支化陽離子聚醚反相破乳劑40%、生物破乳劑30%、絮凝劑15%、交聯劑15%。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上述的復配型聚醚類破乳劑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起始劑和雙金屬催化劑置于反應器中回流反應,得支化多胺化合物和雙金屬催化劑的混合液;
(2)將步驟(1)中得到的混合液轉移至高壓蓋中,密閉后升溫并抽真空;
(3)向高壓蓋中加入環氧乙烷和環氧丙烷,加料結束后持續反應,得到多支化聚醚化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湖金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金湖金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67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