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脊椎多維矯正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6463.1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033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趙志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煦洋健康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H1/00 | 分類號: | A61H1/00;A6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陸惠中;王永偉 |
| 地址: | 201105 上海市青浦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脊椎 多維 矯正 設備 | ||
本發明涉及脊椎矯正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脊椎多維矯正設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數量為四個的支撐桿,四個所述支撐桿頂部相對的一端套裝有固定件,所述支撐桿的外部套裝有高度調節件,所述支撐桿的外部套裝有位于高度調節件頂部的限位軸承,所述支撐桿的內側固定安裝有位于限位軸承頂部的拉力軸承。該脊椎多維矯正設備,通過底座的內部設置有可折疊床位,便于患者躺在可折疊床位上進行治療,且可折疊床位可以更加使用者的需求調節其姿勢,通過底座的頂部設置有數量為四個的支撐桿,且四個支撐桿通過固定件拼接起來,便于從四個角度對患者進行矯正治療,有效的避免了需要患者不斷的調節睡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脊椎矯正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脊椎多維矯正設備。
背景技術
脊椎矯正技術是專用于復位偏位、半脫位的脊椎,調整脊椎關節的一門技術,類似于中醫的扳法和正骨術,但有其系統理論指導,有其特有的發力技巧,是一項科學、高效的治療技術,脊椎矯正技術已經納入治療其它頑固性疾病的重要輔助治療手段,收到了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對糖尿病、類風濕和心腦血管疾病等均有重要輔助治療作用,“病之根本在于任督—中樞”的已病理論由北京尚醫弘德中醫療養康復中心“五行回元療法”創始人劉虹岐老師提出,并提出“先修復通路、恢復信息正常傳遞,再祛邪回元”的調病原則,將脊椎矯正的治療應用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目前,脊椎矯正器在脊椎矯正技術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其樣式繁多,然而,現有的脊椎矯正器結構固定,不便于根據使用者的要求快速調節矯正角度和高度,靈活性較差,故而提出一種脊椎多維矯正設備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脊椎多維矯正設備,具備使用方便等優點,解決了現有的脊椎矯正器結構固定,不便于根據使用者的要求快速調節矯正角度和高度,靈活性較差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使用方便的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脊椎多維矯正設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數量為四個的支撐桿,四個所述支撐桿頂部相對的一端套裝有固定件,所述支撐桿的外部套裝有高度調節件,所述支撐桿的外部套裝有位于高度調節件頂部的限位軸承,所述支撐桿的內側固定安裝有位于限位軸承頂部的拉力軸承,所述支撐桿的外部套裝有位于拉力軸承頂部的調節軸承,四個所述支撐桿相對側且位于高度調節件、拉力軸承和限位軸承的外部活動安裝有頸椎拉力帶,所述支撐桿底部的外側固定連接有骨盆固定掛鉤,所述底座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可折疊床位,左側所述支撐桿的內側固定連接有顯示屏,右側所述支撐桿的內側且位于高度調節件、限位軸承、拉力軸承和調節軸承的外部活動連接有下巴固定帶,所述顯示屏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計時器。
優選的,四個所述支撐桿的底部均固定連接有安裝片,安裝片通過固定螺絲與底座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固定件為四通接頭,且固定件與支撐桿通過安裝螺絲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支撐桿的外部開設有高度調節孔、左右調節孔和固定安裝孔,調節軸承、拉力軸承和高度調節件的內部均活動安裝有與高度調節孔和左右調節孔相適配的伸縮插銷,且拉力軸承通過固定安裝孔與支撐桿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調節軸承、限位軸承和高度調節件均由滑輪和安裝件組成,拉力軸承由旋轉收放輪、收放把手和安裝件組成。
優選的,所述頸椎拉力帶由拉力帶和拉力帶拉繩組成,拉力帶拉繩與高度調節件、拉力軸承和限位軸承內部的滑輪(或旋轉收放輪)活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下巴固定帶由固定帶和固定帶拉繩組成,固定帶拉繩與調節軸承、限位軸承、高度調節件和拉力軸承內部的滑輪(或旋轉收放輪)活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底座的內部開設有契合槽,且契合槽的內部放置有可折疊床位。
(三)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煦洋健康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上海煦洋健康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64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