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數據場景下的混合數據管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55434.3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950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30 |
| 發明(設計)人: | 楊紫勝;陳思恩;廖雅哲;吳炎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科技谷(廈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903 | 分類號: | G06F16/903;G06F16/901 |
| 代理公司: | 廈門致群財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劉兆慶;鄧貴琴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 場景 混合 數據管理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數據場景下的混合數據管理系統,包括:數據層,其包括大數據平臺、混合數據系統及接口網關,所述大數據平臺通過接口網關與混合數據系統進行數據交互,所述大數據平臺具有一內置檢索引擎,所述內置檢索引擎用于實現對文本的檢索,所述大數據平臺包括Hbase數據庫、Hive數據庫及HDFS文件系統,所述混合數據系統包括關系型數據庫、FTP文件系統、NFS網絡文件系統及數據倉庫;索引層,其具有一混合數據引擎,所述混合數據引擎作為外置的全文檢索引擎,用于實現數據的索引;服務層,其用于執行數據的查詢、檢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大數據場景下的混合數據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對于商用數據而言,往往是多種類型并存的混合數據,其具有信息量大、類型多樣以及處理復雜(不容易實現統一管理和檢索)的特點,利用傳統的商用大數據平臺難以實現高效的查詢檢索。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大數據場景下的混合數據管理系統。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大數據場景下的混合數據管理系統,包括:
數據層,其包括大數據平臺、混合數據系統及接口網關,所述大數據平臺通過接口網關與混合數據系統進行數據交互,所述大數據平臺具有一內置檢索引擎,所述內置檢索引擎用于實現對文本的檢索,所述大數據平臺包括Hbase數據庫、Hive數據庫及HDFS文件系統,所述混合數據系統包括關系型數據庫、FTP文件系統、NFS網絡文件系統及數據倉庫;
索引層,其具有一混合數據引擎,所述混合數據引擎作為外置的全文檢索引擎,用于實現數據的索引;
服務層,其用于執行數據的查詢、檢索。
優選地,所述混合數據引擎包括結構化數據存儲引擎、非結構化數據存儲引擎以及索引單元。
優選地,所述索引單元包括Hash索引模塊、B+索引模塊、層次索引模塊、高維索引模塊和倒排索引模塊。
優選地,所述接口網關基于彼此獨立的內置檢索引擎和混合數據引擎,利用一觸發器實現數據在大數據平臺和混合數據系統的同步。
優選地,所述服務層包括查詢執行模塊、全文檢索模塊、權限控制模塊及智能分析模塊。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設置有內置檢索引擎和混合數據引擎,并通過接口網關實現大數據平臺和混合數據系統之間的數據同步,進而實現數據的高效查詢檢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系統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數據場景下的混合數據管理系統,包括數據層、索引層及服務層,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科技谷(廈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科技谷(廈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543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