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絞線折彎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5050.1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158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潘深梅;黃仲鎮;沈騰渤;蔡賢豪;葉錦青;佘彥杰;辛琳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汕頭供電局 |
| 主分類號: | B21F1/00 | 分類號: | B21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絞線 折彎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鋼絞線折彎器,其屬于電力工具技術領域,包括固定手柄、弧狀端頭和轉動手柄,弧狀端頭設置有多個,多個弧狀端頭的外緣半徑依次增大,桿體的一端可選擇地連接一個弧狀端頭以形成固定手柄,弧狀端頭一側設置有固定部,固定部用于固定鋼絞線的一端;轉動手柄的一端為工作端,工作端與固定手柄的弧狀端頭轉動連接,工作端上設有過線通孔,鋼絞線的一端通過固定部固定,另一端繞過弧狀端頭并穿設于過線通孔中時,轉動手柄能夠朝向固定手柄轉動以彎曲鋼絞線。該鋼絞線折彎器能夠制作多種彎曲半徑不同的鋼絞線,適用多種工況,且制作成品規格統一。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的鋼絞線折彎器的使用方法,可以簡單快速地實現鋼絞線的彎曲。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絞線折彎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鋼絞線在輸配電線路上用來做避雷線和桿塔斜拉線。鋼絞線經常需要安裝在避雷線夾和拉線線夾上進行配合使用,安裝時,需要將鋼絞線彎曲成“U”型,才能安裝到線夾上。操作人員一般采用手工彎曲的方法對鋼絞線進行彎曲,但由于鋼絞線的韌性強、強度大,使得此方式不僅費時費力,效率低下,而且制作不夠標準,即彎曲效果達不到統一的標準,此外,還存在著操作人員會被鋼絞線彈傷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絞線折彎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手工彎曲鋼絞線費時費力的技術問題,實現標準化、快速省力地彎曲鋼絞線,提高工藝質量與效率。
如上構思,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鋼絞線折彎器,包括:
桿體;
弧狀端頭,所述弧狀端頭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弧狀端頭的外緣半徑依次增大,所述桿體的一端可選擇地連接一個所述弧狀端頭形成固定手柄,所述弧狀端頭一側設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鋼絞線的一端;
轉動手柄,所述轉動手柄的一端為工作端,所述工作端與所述固定手柄的所述弧狀端頭轉動連接,所述工作端上設有過線通孔,所述鋼絞線的一端通過所述固定部固定,另一端繞過所述弧狀端頭并穿設于所述過線通孔中時,所述轉動手柄能夠朝向所述固定手柄轉動以彎曲所述鋼絞線。
可選地,所述過線通孔沿垂直于所述轉動手柄的長度方向貫通設置,所述過線通孔的兩端分別為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固定手柄與所述轉動手柄轉動至相互平行時,所述入口端與所述固定部分別位于所述轉動手柄沿自身長度方向與所述固定手柄沿自身長度方向同一側。
可選地,所述工作端設置有兩個平行且間隔設置的固定板,所述弧狀端頭位于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兩個所述固定板上分別開設有第一連接孔,所述弧狀端頭上開設有第二連接孔,第一連接件同時穿設于所述第一連接孔和所述第二連接孔中,所述固定板與所述弧狀端頭通過所述第一連接件轉動連接。
可選地,所述弧狀端頭包括半圓輪,所述半圓輪的外周作為所述外緣,所述外緣上設有過線凹槽,所述鋼絞線能夠容置于所述過線凹槽內。
可選地,還包括滑輪,所述滑輪轉動連接于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所述滑輪與所述半圓輪間隔平行設置,所述半圓輪與所述滑輪之間的間隙形成所述過線通孔,所述滑輪的外周環設有限位凹槽,所述鋼絞線能夠容置于所述限位凹槽內。
可選地,兩個所述固定板上分別開設有第三連接孔,所述滑輪上開設有第四連接孔,第二連接件同時穿設于所述第三連接孔和所述第四連接孔,所述滑輪與所述固定板通過所述第二連接件轉動連接。
可選地,所述固定部為U型卡槽,所述U型卡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弧狀端頭的端部設置。
可選地,所述U型卡槽遠離所述固定手柄的一側的槽壁上間隔穿設有多個緊固件,所述緊固件的端部能夠抵接于所述鋼絞線。
可選地,所述固定手柄和所述轉動手柄的端部均套設有防滑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汕頭供電局,未經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汕頭供電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50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