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神經網絡架構搜索的表面缺陷分類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55030.4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333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鐵軍;張天舒;黃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G06V10/764;G06V10/82;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劉俊 |
| 地址: | 541010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神經網絡 架構 搜索 表面 缺陷 分類 方法 | ||
1.一種基于神經網絡架構搜索的表面缺陷分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構建堆疊候選cell的網絡架構NAS-SDC,所述網絡架構NAS-SDC基于神經網絡架構搜索構建;
S2:通過NEU-CLS缺陷數據集搜索cell,利用搜索到的最佳cell構建缺陷分類CNN;
S3:利用S2得到的缺陷分類CNN對表面缺陷進行分類;
所述網絡架構NAS-SDC為以下兩種結構中的任意一種:
所述網絡架構NAS-SDC包括N個Normal cell相鄰,共堆疊4組,其中,前3組Normal cell后均添加一個Maxpooling cell,所述Maxpooling cell將其兩個輸入進行Add操作,然后進行2×2的最大池化操作后輸出,最后采用全局平均池化GAP+全連接層FC+Sofxmax的結構作為分類層;
所述網絡架構NAS-SDC包括N個Normal cell相鄰,共堆疊4組,其中,前2組Normal cell后均添加一個Maxpooling cell,所述Maxpooling cell將其兩個輸入進行Add操作,然后進行2×2的最大池化操作后輸出,在第3組Normal cell后則添加了一個Normal cell+Maxpooling cell+Normal cell組合,最后采用全局平均池化GAP+全連接層FC+Sofxmax的結構作為分類層;
步驟S2中搜索cell,利用搜索到的最佳cell構建缺陷分類CNN,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2.1:利用NASNet進行搜索cell;
S2.2:對NASNet搜索空間進行精簡;
S2.3:通過控制器網絡進行搜索,通過采樣操作構建候選cell;
S2.4:堆疊候選cell并產生網絡,利用驗證集對驗證網絡是否收斂,若是,則所述候選cell為最佳cell,進入步驟S2.5,若不收斂,則進行梯度下降更新,返回步驟S2.3;
S2.5:堆疊最佳cell并利用測試集進行測試;
步驟S2.2中對NASNet搜索空間進行精簡包括優化cell結構,具體為:
構建一個固定的無參數的Maxpooling cell,將所述Maxpooling cell與Normal cell組合,所述Maxpooling cell將兩個輸入H[i]和H[i-1]進行Add操作,然后進行2×2的最大池化操作;
當輸入H[i]和H[i-1]的特征通道數和尺寸不相同時,進行尺度規劃化操作,所述尺度規劃化操作通過1個Relu激活層、一個kernek數量為K的1×1卷積層和1個BatchNormalization層組成,所述尺度規劃化操作具體為:
當輸入H[i]和H[i-1]的尺寸不同時,需要對H[i-1]進行尺度規范化,設置其尺度規劃化操作中的1×1卷積層的步長為2;
當輸入H[i]和H[i-1]的尺寸相同但特征通道數不同時,對H[i]和H[i-1]中特征通道數較大的進行尺度規范化操作,設置其尺度規范化操作中1×1卷積層的步長為1,K設為H[i]和H[i-1]特征通道數的最小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經網絡架構搜索的表面缺陷分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絡架構NAS-SDC在第一組Normal cell前設置一個3×3的卷積層,所述卷積層的核心數為60,所述卷積層用于提取輸入圖像特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神經網絡架構搜索的表面缺陷分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NEU-CLS缺陷數據集包括六種缺陷,分別為rolled-in scale、patches、crazing、pitted surface、inclusion和scratches,每種缺陷類型有300張灰度圖像,圖像分辨率為64×6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神經網絡架構搜索的表面缺陷分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將NEU-CLS缺陷數據集根據6:1:3的比例1分為訓練集、驗證集和測試集。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神經網絡架構搜索的表面缺陷分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2中對NASNet搜索空間進行精簡包括精簡候選操作,具體為:
將NASNet的搜索空間中的操作數量由13個精簡到6個,包括:Identity操作,代碼為0;3×3dw conv操作,代碼為1;5×5dw conv操作,代碼為2;7×7dw conv操作,代碼為3;3×3max pooling操作,代碼為4;3×3average pooling操作,代碼為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理工大學,未經桂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503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