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薄壁金屬管件氣液混合脹形專用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54807.5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157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何祝斌;徐怡;林艷麗;冷林威;苑世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D26/047 | 分類號: | B21D26/047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溫福雪;侯明遠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薄壁 金屬管 件氣液 混合 專用 模具 | ||
1.一種薄壁管件氣液混合脹形專用模具,其特征在于,該薄壁管件氣液混合脹形專用模具包括固定楔塊(1)、鎖緊模塊(2)、氮氣彈簧(3)、上模(4)、上墊板(5)、導柱(6)、錐形導柱(7)、活動楔塊(8)、沖頭(9)、擋塊(10)、固定下模(11)、活動下模(12)、下墊板(13)、滑軌(14)、平鍵(15)、擋塊復位彈簧(16)、活動楔塊復位彈簧(17)和活動下模復位彈簧(18);
所述上模(4)通過螺栓固定于上墊板(5)的下表面;下模包括固定下模(11)和活動下模(12),固定下模(11)固定于下墊板(13)的上表面,活動下模(12)與下墊板(13)通過平鍵(15)相連,活動下模(12)沿著平鍵(15)方向滑動;固定下模(11)和活動下模(12)的接觸面呈階梯狀,固定下模(11)通過階梯面限制活動下模(12)的垂直方向自由度;合模后,上模(4)、固定下模(11)和活動下模(12)形成的模具型腔為管坯成形后的零件外輪廓;
所述鎖緊模塊(2)通過氮氣彈簧(3)與上墊板(5)相連,實現垂直方向的移動;鎖緊模塊(2)上安裝錐形導柱(7),錐面斜角為5-30°,錐形導柱錐面斜度與下模的錐孔相同;固定下模(11)與活動下模(12)間安裝活動下模復位彈簧(18),初始狀態下兩者受活動下模復位彈簧(18)力的作用存在1~5mm的間隙,兩者之間的初始間隙由下墊板(13)上設置的側板決定;合模過程中,鎖緊模塊(2)下壓,錐形導柱(7)下行進入錐孔內,通過錐面推動活動下模(12)沿平鍵(15)方向移動,鎖緊模塊(2)下行到位時,固定下模(11)和活動下模(12)完全閉合,中間無間隙;
所述沖頭(9)與活動楔塊(8)固連,沖頭(9)內打通孔,與氣路和水路相連;
所述固定楔塊(1)通過螺栓與上墊板(5)相連,楔塊的斜面角度為15-60°;活動楔塊(8)與固定楔塊(1)斜面角度相同,安裝于T型滑軌中,靠近模具端通過活動楔塊復位彈簧(17)與滑軌終點相連,活動楔塊(8)實現水平滑動;初始狀態下活動楔塊(8)受彈簧力作用,位于滑軌(14)上遠離模具的一端;合模過程中,固定楔塊(1)隨著上墊板(5)的下行而下行,固定楔塊(1)和活動楔塊(8)的兩斜面接觸后,通過斜楔的作用推動活動楔塊(8)做水平相向移動,固定楔塊(1)運動到極限位置時,固定楔塊(1)與活動楔塊(8)的垂直面接觸,活動楔塊(8)位于近模具端,與其相連的沖頭完全插入管坯;
所述擋塊(10)安裝于下模具通槽中,實現垂直方向移動,擋塊(10)與下墊板(13)通過擋塊復位彈簧(16)相連,將坯料一端緊靠擋塊放置,鎖緊模塊(2)閉合前,擋塊(10)處于彈出狀態,其中間圓孔最低處高于其臨近的下模具型腔表面,鎖緊模塊(2)下行,將擋塊(10)下壓,鎖緊模塊(2)下行到位時,擋塊(10)位于最低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480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