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輪軸軸端智能檢測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2010554573.4 | 申請日: | 2020-06-17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658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歲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主分類號: | G01B21/10 | 分類號: | G01B2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陳選中 |
地址: | 611700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成都現***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輪軸 智能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輪軸軸端智能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屬于軌道交通檢測領域。包括移動機器人、設置在移動機器人上的坐標機器人、設置在移動機器人上的電氣控制柜、設置在坐標機器人輸出端的軸端檢測頭以及設置在移動機器人上的對標裝置;軸端檢測頭包括設置在坐標機器人輸出端上的安裝環、設置在安裝環外側并與安裝環轉動連接的檢測環、設置在檢測環內的多組檢測傳感器、設置在安裝環上并與檢測環連接的旋轉裝置以及設置在安裝環上的夾緊裝置。本發明提高了檢測效率以及檢測質量、降低了人力成本占比和提高,實現了檢測裝置靈活智能移動、精確定位和高效測量,可為軸承與輪軸端尺寸智能化配對奠定信息化基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檢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輪軸軸端智能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包括動車在內的軌道交通機車車輛部分檢修作業主要靠人工完成,裝備化程度低,存在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和檢修質量難以規范管理等問題。同時檢修車間的輪軸軸端尺寸的現有測量方式亦為人工操作模式,檢測人員采用千分尺等量具進行人工測量并記錄檢測數據,存在檢測效率低、容易出錯和檢測規范難以嚴格執行等問題。
然而現有輪軸軸端檢測設備雖然檢測精度基本能滿足要求,但存在如下缺點,在實用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均存在不足,難以全面推廣應用:
1:可靠性不高;因采用非接觸式檢測,輪軸表面狀態、周圍環境因素灰塵、反光等對檢測結果影響較大。
2:設備體積較大,占地面積大;安裝設備需要現場施工,破壞地面。
3:需要較大功率的動力系統;該檢測方式需用軸兩端中心孔將輪對抬離地面,并使輪軸旋轉。
4:檢測效率較低;輪軸定位、抬升輪對、放下輪對等輔助動作耗費的工時較多。
5:存在安全隱患;輪軸抬離地面,有安全風險。
6:需專人操作;輪軸定位、檢完的輪軸推離檢測工位等工作需要專人負責。
7:設備價格高昂;系統組成復雜,設備成本昂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了一種輪軸軸端智能檢測方法,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輪軸軸端智能檢測系統,包括移動機器人、設置在移動機器人上的坐標機器人、設置在移動機器人上的電氣控制柜、設置在坐標機器人輸出端的軸端檢測頭以及設置在移動機器人上的對標裝置;
軸端檢測頭包括設置在坐標機器人輸出端上的安裝環、設置在安裝環外側并與安裝環轉動連接的檢測環、設置在檢測環內的多組檢測傳感器、設置在安裝環上并與檢測環連接的旋轉裝置以及設置在安裝環上的夾緊裝置。
作為優選,檢測環上設有與檢測傳感器連接的移動電機,移動電機輸出端與檢測傳感器之間設有檢測絲杠,檢測傳感器套設在檢測絲杠外側并與檢測環滑動連接。
作為優選,檢測環內并位于檢測傳感器旁側設有感應傳感器,感應傳感器的檢測端朝向檢測傳感器。
作為優選,夾緊裝置包括設置在安裝環上的多組夾緊電機、設置在夾緊電機輸出端的檢測絲杠以及套設在檢測絲杠外側并與安裝環滑動連接的夾緊塊。
作為優選,坐標機器人的輸出端上設有補償電機,補償電機輸出端設有補償絲杠,安裝環上設有與檢測絲杠連接的間隙補償塊。
作為優選,安裝環的頂端設有與間隙補償塊活動連接的旋轉軸,間隙補償塊頂端設有旋轉電機,旋轉軸穿過間隙補償塊并與旋轉電機輸出端連接。
作為優選,對標裝置包括設置在移動機器人上的對標基座以及設置在對標基座上并與對標基座可拆卸連接的標準軸。
作為優選,旋轉裝置包括設置在安裝環上的檢測電機、設置在檢測電機輸出端的第一傳動齒輪以及套設在檢測環外側并與第一傳動齒輪嚙合的第二傳動齒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歲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歲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457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池電量的檢測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上料裝置和上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