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水處理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4570.0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476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崔文亮;劉邵元;錢東;殷曉磊;朱定國;周俊光;繆建雯;劉永峰;馮培培;季娟娟;石嬌;黃偉;羅華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如東深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0 | 分類號: | C02F9/00;C02F101/16;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400 江蘇省南通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水處理 工藝 | ||
1.一種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調節池:把污水通入調節池,通過調節池的格柵進行初級過濾,攔截大顆粒雜質,并把處理后的污水排至下一處理處;
S2、初淀池:把經過調節池初級過濾的污水排入初淀池,進行靜止沉淀,對小顆粒雜質進行沉淀處理,并把處理后的污水排至下一處理處;
S3、水解酸化池:把經過初淀池初沉淀后的污水排入水解酸化池,加入水解菌、酸化菌將污水中難生物降解物質轉變為易生物降解物質,并把處理后的污水排至下一處理處;
S4、改良池:把經過水解酸化池處理的污水排入改良池,利用厭氧、缺氧、好氧工藝進行脫氮除磷處理,并把處理后的污水排至下一處理處;
S5、二沉池:把經過改良池處理的污水排入二沉池,進行二次沉淀,水流和污泥分離,并把處理后的污水排至下一處理處;
S6、中間水池:把經過二沉池處理的污水排入中間水池,加入粉末活性炭攪拌均勻,并把處理后的污水排至下一處理處;
S7、高效沉淀池:把經過二沉池處理的污水排入高效沉淀池,加入鐵元、PAM,對污水進行混凝、循環、斜管分離以及濃縮高效處理,并把處理后的污水排至下一處理處;
S8、臭氧催化氧化池:把經過高效沉淀池處理的污水排入臭氧催化氧化池,加入二氧化錳進行處理,水中有機物氧化成二氧化碳,氨氮轉變為硝肽氨氮,反應后把處理后的污水排至下一處理處;
S9:BAC池:把經過臭氧催化氧化池處理的污水排入BAC池,添加顆粒活性炭,深度處理有機物、SS以及硝化脫氨氮,并把處理后的污水排至下一處理處;
S10、碳罐:把經過BAC池處理的污水排入碳罐,利用顆粒活性炭進行反應,吸附COD,并把處理后的污水排至下一處理處;
S11、排放水池:把經過碳罐處理的污水排入排放水池,排放水池中的處理后的污水直接排入海水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在調節池內安裝在線水質監測儀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初淀池需2-3天進行一次污泥處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控制污水的PH值在7.5-8.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控制池內污泥濃度在2-6gMLSS/L。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控制池內沉降性能,其中SV介于15~40% 之間,SVI介于80~150 ml/g MLSS。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池內進行曝氣時,污泥中的溶解氧濃度控制在1-5mg/L。
8.在缺氧或厭氧階段,溶解氧濃度的控制在0.5 mg/L以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把處理的污水在厭氧段處理的時間控制在3-4h,缺氧段處理的時間控制在6-7h,好氧段處理的時間控制在15-16h。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5中,控制污泥層厚度小于池內污水深度的三分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如東深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如東深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457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便攜式眼科檢查儀及遠程醫療管理網絡
- 下一篇:一種智能存管保險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