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淡水樣品磷酸鹽氧同位素前處理制樣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4378.1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87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潤宇;薛珂;王立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1/40 | 分類號: | G01N1/40;G01N1/28;G01N23/2005;G01N23/2055;G01N23/2202;G01N23/2251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張行超 |
| 地址: | 550081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淡水 樣品 磷酸鹽 同位素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淡水樣品磷酸鹽氧同位素前處理制樣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淡水樣品中加入NaOH和Mg(NO3)2,通過MAGIC共沉淀法富集淡水樣品中的可溶性磷酸鹽;2)加入HNO3將MAGIC共沉淀完全溶解為含PO43-溶液;3)在含PO43-溶液中加入Ce(NO3)3生成CePO4沉淀;4)再次加入HNO3將CePO4沉淀溶解為含PO43-溶液,并通過陽離子交換樹脂過濾除去Ce3+;加入AgNO3生成Ag3PO4沉淀,干燥即為待測樣品。本發明針對目前淡水樣品δ18OP前處理方法存在的測定結果不準確的問題,采用Mg(NO3)2代替MgCl2進行MAGIC沉淀,簡化了Cl?雜質的去除步驟,有效降低了AgCl和Ag單質等干擾物質的生成,提高了Ag3PO4的純度,保證了δ18OP的測定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淡水樣品磷酸鹽氧同位素的預富集及純化制備方法,屬于環保監測方法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城鎮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大量含氮磷等營養物質的工、農業廢水與生活污水排入地表水體,造成淡水富營養化,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環境問題之一。磷是水環境中重要的營養元素,其循環轉化直接影響著淡水水質、水生態系統功能和人體健康。在地表環境中,磷僅有一個穩定同位素(31P),無法用以示蹤其物質來源與循環過程。所幸的是,自然界磷主要以磷酸鹽的形式存在,磷氧四面體緊密結合(P-O鍵能達359.8kJ/mol),在通常溫度和pH條件下幾乎不會水解,由此可以借助磷酸鹽氧同位素(δ18OP)組成進行磷的溯源研究。此外,在特定的(微)生物或酶作用下,磷酸鹽能與環境介質中的水分子發生氧原子交換,使δ18OP趨于同位素平衡分餾值,進而推斷磷的生物周轉利用程度。
近二十年來,隨著同位素比值質譜儀(IRMS)的飛速發展,δ18OP技術已逐漸應用于海洋、河流、湖泊、濕地等不同地表水環境中磷的遷移轉化研究。盡管如此,目前對淡水樣品中δ18OP分析的前處理方法仍然相對滯后,主要沿用針對海水體系的富集、純化步驟,大體包括兩種前處理方法:一種為先用氫氧化鈉(NaOH)和氯化鎂(MgCl2)反應生成絮狀氫氧化鎂(Mg(OH)2)沉淀,即通過MAGIC共沉淀法預富集水中可溶性磷酸鹽(SRP),再用硝酸(HNO3)溶解沉淀后加入鈰鹽生成磷酸鈰(CePO4)沉淀進一步純化,接著經過陽離子交換樹脂去除Ce3+;另一種通過多次磷鉬酸銨和磷酸銨鎂沉淀純化PO43-,再用陰、陽離子交換樹脂去除金屬離子和有機質。二者最后均通過加入硝酸銀(AgNO3),使純化后的PO43-轉化成磷酸銀(Ag3PO4),最終上機IRMS進行δ18OP的測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437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