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交換設備管束安裝及拆卸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3663.1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33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楊愛國;康治政;殷亮;李宏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森松(江蘇)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0 | 分類號: | B23P19/00;B25B2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麗杰 |
| 地址: | 226532 江蘇省南通***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交換 設備 管束 安裝 拆卸 裝置 | ||
一種熱交換設備管束安裝及拆卸裝置,包括位于殼體外部的一側的循環導向機構、活動地位于循環導向機構上的管束連接機構、位于殼體中或位于殼體遠離循環導向機構的一側的外部的第一滾輪架、位于循環導向機構遠離殼體的一側的卷揚機及一第一拉索;管束連接機構與換熱管組可拆卸地連接;管束連接機構的第一側設置有第一定滑輪及與管束連接的管束連接板;管束連接機構的第二側設置有第二定滑輪;第一滾輪架的第一側設置有第一卡勾及第三定滑輪;卷揚機用于驅動第一拉索卷縮。如此可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節省資源、降低成本且提高產品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交換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熱交換設備管束安裝及拆卸裝置。
背景技術
熱交換設備安裝時需要將若干換熱管通過管束進行整體捆束,之后將捆束后的換熱管組裝入一殼體中。大型熱交換設備的殼體及管束的體積很大,捆束后的換熱管組的重量很大、體積很大。現有的換熱管組轉入殼體中時通過行車、手拉葫蘆等工具將換熱管組裝入殼體中。如此存在以下問題:
1.由于換熱管組的重量很大、體積很大,換熱管組的安裝的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轉運成本高。
2.由于捆束后的換熱管組的徑向尺寸略小于殼體的徑向尺寸,通過行車、吊臂等設備難以實現換熱管組裝入殼體中,會與殼體發生干涉,造成殼體損壞,影響產品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節省資源、降低成本且提高產品質量的熱交換設備管束安裝及拆卸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一種熱交換設備管束安裝及拆卸裝置,包括位于殼體外部的一側的循環導向機構、活動地位于循環導向機構上的管束連接機構、位于殼體中或位于殼體循環導向機構的外部的第一滾輪架、位于循環導向機構遠離殼體的一側的卷揚機及一第一拉索;管束連接機構與換熱管組可拆卸地連接;管束連接機構朝向殼體的第一側設置有第一定滑輪及與管束連接的管束連接板;管束連接機構朝向卷揚機的第二側設置有第二定滑輪;第一滾輪架朝向管束連接機構的第一側設置有第三定滑輪;卷揚機用于驅動第一拉索卷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滾輪架朝向管束連接機構的第一側設置有第一卡勾,卷揚機朝向管束連接機構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卡勾、第四定滑輪及第五定滑輪,卷揚機上設置有用于驅動第五定滑輪轉動的收卷電機。
進一步地,所述管束連接板位于管束連接機構朝向殼體的一側的中部,第一定滑輪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位于管束連接板的兩側,第二定滑輪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與兩個第一定滑輪相對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定滑輪及第二定滑輪均設置于一活動塊上,管束連接機構上沿豎直方向開設有導槽,活動塊滑動地位于導槽中;活動塊的頂部設置有第一掛鉤,第一掛鉤通過吊索及一手拉葫蘆與管束連接機構的頂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管束連接機構的兩端的底部均設置有第一滾輪。
進一步地,所述循環導向機構包括導向固定支架、沿導向固定支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若干鏈輪、連接若干鏈輪的鏈條、間隔設置于鏈條上的若干支撐模塊、沿長度方向設置于導向固定支架上的外導軌;支撐模塊與導向固定支架的長度方向垂直;支撐模塊上設置有與外導軌滑動連接的外導向滑輪。
進一步地,所述循環導向機構還包括內導軌,所述外導軌及內導軌的數量均為兩條,且兩條內導軌均位于兩條外導軌之間,支撐模塊包括支撐模塊架、分別設置于支撐模塊架的兩端且與外導軌滑動連接的外導向滑輪、設置于支撐模塊架的底部且與鏈條可拆卸連接的鏈條聯接塊及設置于鏈條聯接塊兩端且與內導軌滑動連接的內導向滑輪。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滾輪架滑動地位于殼體中,第一滾輪架遠離管束連接機構的一側設置有第三卡勾,第三卡勾通過一第二拉索與殼體遠離管束連接機構的外部的一收卷機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森松(江蘇)重工有限公司,未經森松(江蘇)重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36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