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回路集成吊艙環控換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53650.4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507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徐映楠;王超;楊棟;尹本浩;董鵬鵬;梅學恩;袁慶燕;祖衛華;鄭曉野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鄉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28D9/00 | 分類號: | F28D9/00;F28D9/04;F28F3/04;F28F9/26;B64D9/00;B64D13/06;B64D47/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453049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回路 集成 吊艙環控換熱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換熱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回路集成吊艙環控換熱裝置,包括換熱芯體,所述的換熱芯體通過分隔板分隔成介質不能互通的分芯體a和分芯體b,所述的分芯體a由多個介質不能互通的介質a流道單元和介質c流道單元互相垂直交替疊加而成,介質a流道單元內介質a流向與介質c流道單元內介質c的流向垂直,所述的分芯體b由多個介質不能互通的介質b流道單元以及介質c流道單元互相垂直交替疊加而成,介質b流道單元內介質b流向與介質c流道單元內介質c的流向垂直,能有效優化飛機附件空間布置、簡化系統管路、降低飛機重量,提高飛機的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換熱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回路集成吊艙環控換熱裝置。
背景技術
機載電子吊艙結構空間狹小,對系統集成度要求也越來越高,吊艙環控系統換熱器的集成化和小型化是換熱器裝機的基本要求。傳統換熱器兩種介質通道的芯體結構進行換熱,功能單一,導致飛機換熱器附件多、換熱器體積和重量大、管路復雜、接口多、可靠性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多回路集成吊艙環控換熱裝置,以優化飛機附件空間布置、簡化系統管路、降低飛機重量,提高飛機的可靠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多回路集成吊艙環控換熱裝置,包括換熱芯體,所述的換熱芯體通過分隔板分隔成介質不能互通的分芯體a和分芯體b,所述的分芯體a由多個介質不能互通的介質a流道單元和介質c流道單元互相垂直交替疊加而成,介質a流道單元內介質a流向與介質c流道單元內介質c的流向垂直,所述的分芯體b由多個介質不能互通的介質b流道單元以及介質c流道單元互相垂直交替疊加而成,介質b流道單元內介質b流向與介質c流道單元內介質c的流向垂直;
所述的介質c流道單元包括散熱片、封條、翅片、分程封條,所述的封條設置在散熱片頂端、底端以及后端邊緣上,所述的分程封條包括第一分程封條和第二分程封條,所述的第一分程封條垂直設置在散熱片前端邊緣,所述的第二分程封條水平設置在散熱片中部,第一分程封條和第二分程封條將介質c流道單元分隔成介質c進口水平流道和介質c出口水平流道,所述的翅片設置在介質c進口水平流道和介質c出口水平流道中,所述的介質c進口水平流道的進口上設置有介質c進口封頭,介質c出口水平流道的出口上設置有介質c出口封頭;
所述的介質a流道單元包括散熱片、封條、翅片、分程封條,所述的封條設置在散熱片前端、后端以及底端邊緣上,所述的分程封條包括第一分程封條和第二分程封條,所述的第一分程封條水平設置在散熱片頂端邊緣,所述的第二分程封條垂直設置在散熱片中部,第一分程封條和第二分程封條將介質a流道單元分隔成介質a進口垂直流道和介質a出口垂直流道,所述的翅片設置在介質a進口垂直流道和介質a出口垂直流道中,所述的介質a進口垂直流道的進口上設置有介質a進口封頭,介質a出口垂直流道的出口上設置有介質a出口封頭;
所述的介質b流道單元包括散熱片、封條、翅片、分程封條,所述的封條設置在散熱片前端、后端以及底端邊緣上,所述的分程封條包括第一分程封條和第二分程封條,所述的第一分程封條水平設置在散熱片頂端邊緣,所述的第二分程封條垂直設置在散熱片中部,第一分程封條和第二分程封條將介質b流道單元分隔成介質b進口垂直流道和介質b出口垂直流道,所述的翅片設置在介質b進口垂直流道和介質b出口垂直流道中,所述的介質b進口垂直流道的進口上設置有介質b進口封頭,介質b出口垂直流道的出口上設置有介質b出口封頭。
所述的分芯體a以及分芯體b側面均設置有側板。
所述的側板頂部設置有安裝耳。
所述的分隔板設置在分芯體a和分芯體b之間,分隔板頂部伸出分芯體a和分芯體b,將介質a進口封頭、介質b進口封頭隔開,同時將介質a出口封頭、介質b出口封頭隔開。
所述的介質a進口封頭、介質a出口封頭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到分芯體a頂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鄉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經新鄉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36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