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標識續命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其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2453.0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538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邱德波;靳澤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貝殼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鄭紅娟;宋志強 |
| 地址: | 300280 天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南***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標識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及其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標識續命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其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獲取額定數量的成對訓練樣本,根據所述成對訓練樣本通過深度學習訓練得到相似度訓練模型,接收待續命樣本,根據所述待續命樣本獲取歷史數據中不同來源的多個歷史樣本,通過所述相似度訓練模型計算得到目標歷史樣本,所述目標歷史樣本為相似度最高的樣本,將所述待續命標識映射所述目標歷史樣本中以實現標識續命。通過深度學習的方式將新用戶標識與原用戶標識中的數據關聯,用于同步或調取,有助于解決現有技術的id?Mapping在用戶更換設備或者修改設備參數等行為后,新用戶標識無法關聯到原用戶標識下數據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標識續命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其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用戶追蹤技術被廣泛應用,比如,用戶擁有一個平板電腦A,然后又購入了一款手機A,因為是同一個用戶,所以希望能將兩個設備(即平板電腦A和手機A)的數據進行關聯,以使所述平板電腦A和所述手機A相互可以同步或者調取數據。那么,如何實現上述場景中的功能呢,業內的現有技術是id-Mapping。id-Mapping就是將不同來源的標識(比如設備標識、用戶標識等)進行映射并聚合,最終將碎片化的數據串聯起來,消除數據孤島,并提供一個用戶完整的信息圖。當具有完整的信息圖以后,那么無論是所述平板電腦A或者是所述手機A都可以根據所述信息圖去同步或者調取其他設備中的數據,以實現用戶追蹤的目的。
但現有技術中的id-Mapping會因為用戶設備參數、APP產品迭代等原因,導致某個設備參數發生變化后無法追溯標識歷史信息,這已是行業通病。比如,由于所述手機A中的某些參數和所述平板電腦A中的對應參數不同,所以所述平板電腦A和所述手機A會判定兩者不屬于同一用戶,導致id-Mapping無法將所述手機A中的用戶標識對應到所述信息圖中,也就無法將所述用戶標識映射到歷史標識中(即與原標識產生關聯),所以所述平板電腦A和所述手機A將無法實現數據的同步或者調取,從而妨礙所述用戶標識的應用。
所以需要一種在用戶更換設備或者修改設備參數等行為后仍然可以把新用戶標識關聯到原用戶標識下的數據上,有助于解決現有技術的id-Mapping在用戶更換設備或者修改設備參數等行為后,新用戶標識無法關聯到原用戶標識下數據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標識續命方法,其目的在于,通過深度學習的方式將在用戶更換設備或者修改設備參數等行為后,能夠將新用戶標識與原用戶標識中的數據關聯,用于同步或調取,有助于解決現有技術的id-Mapping在用戶更換設備或者修改設備參數等行為后,新用戶標識無法關聯到原用戶標識下數據的技術問題。
該方法包括:
獲取額定數量的成對訓練樣本,其中,所述成對訓練樣本為已經確定相似度的兩個訓練樣本,且所述訓練樣本包括訓練樣本標識和所述訓練樣本標識對應的訓練樣本特征數據;
根據所述成對訓練樣本通過深度學習訓練得到相似度訓練模型,其中,所述相似度訓練模型為用于計算相似度的模型;
接收待續命樣本,其中,所述待續命樣本包括待續命標識和續命特征數據;
根據所述待續命樣本獲取歷史數據中不同來源的多個歷史樣本,其中,所述歷史樣本包括歷史樣本標識和歷史樣本特征數據,所述歷史樣本為所述歷史樣本特征數據與所述續命特征數據對應的樣本;
根據所述待續命樣本和所述多個歷史樣本通過所述相似度訓練模型計算得到目標歷史樣本,其中,所述目標歷史樣本為所述歷史樣本中與所述待續命標識相似度最高的樣本;
將所述待續命標識映射到所述歷史數據中的所述目標歷史樣本中以實現標識續命。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成對訓練樣本通過深度學習訓練得到相似度訓練模型,其中,所述相似度訓練模型為用于計算相似度的模型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貝殼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貝殼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245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