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現裝備表面等離子體均布的電極布置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2050.6 | 申請日: | 202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34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雷;曾文;王美琪;馬洪安;楊昆;劉凱;裴歡;李政楷;鄭瑋琳;陳瀟瀟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5H1/24 | 分類號: | H05H1/24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劉曉嵐 |
| 地址: | 110136 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裝備 表面 等離子體 電極 布置 結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實現裝備表面等離子體均布的電極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微孔和多個電極,所述微孔開設在裝備表面,且呈柱形結構貫穿裝備表面,所述電極設置在微孔內部和/或微孔之間,電極通電后,使每個微孔周圍均有正、負極,經過壓縮的高壓空氣從微孔中流過,被電離成等離子體,隨后經微孔出口射出,能夠在裝備表面形成均勻、持續得等離子體層,進而提升等離子體隱身的隱身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等離子體應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微孔等離子體射流技術實現裝備表面等離子體均布的電極布置結構。
背景技術
等離子體隱身是利用等離子體回避雷達探測的技術,與常規的隱身方法不同,等離子體隱身技術不需要改變飛行器的外形結構便可大幅度降低飛行器的雷達散射截面。利用等離子發生器、發生片或放射性元素在飛行器的表面形成等離子云,通過控制等離子體的能量、電離度、振蕩頻率等特征參數,使照射到等離子云上的雷達波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改變傳播方向。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飛行器的雷達散射截面,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改變反射信號的頻率,使雷達難以探測,以達到隱身目的。
研究表明,等離子體的隱身特性遠優于其它隱身方法,只要等離子體包層參數適當,等離子體就能夠吸收大部分電磁波;未被等離子體吸收的電磁波會繞過等離子體或者產生折射而改變傳播方向,因而返回到雷達接收機的電磁能量就很小,使雷達難以發現隱藏在等離子體云中的飛行器而實現隱身。相對于其他常規隱身技術,等離子體隱身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吸波頻帶寬、吸收率高、隱身性能好;
(2)不僅可吸收微波,還能吸收紅外輻射;
(3)不使用吸波材料涂層,維護費用低。
現有技術中,現已有兩代隱身產品:第一代:等離子體發生片,厚度為0.5-0.7mm,電壓幾千伏,電流僅為零點幾毫安。將這種等離子體片放在飛行器強輻射部位,即可電離空氣產生等離子體;第二代:等離子體發生器,在等離子發生器中加入易電離氣體,即可產生等離子體。產品質量不超過100Kg,耗電不超過幾千瓦,但現有技術很難在裝備表面大面積范圍內形成均勻等離子體覆蓋層,因此目前僅能在部分部位實現等離子體放電,無法真正地在裝備表面實現等離子體均布,進而影響隱身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提出一種實現裝備表面等離子體均布的電極布置結構。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實現裝備表面等離子體均布的電極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微孔和多個電極,所述微孔開設在裝備表面,且呈柱形結構貫穿裝備表面,所述電極設置在微孔內部和/或微孔之間,電極通電后,使電極通電后每個微孔周圍均有正、負極。
優選地,所述裝備表面材料為導電材料。
優選地,所述電極為針狀高壓電極,針狀高壓電極設置在微孔內。
優選地,所述裝備表面材料為絕緣材料。
優選地,所述電極包括:條狀高壓電極和條狀低壓電極,條狀高壓電極和條狀低壓電極設置在微孔之間。
優選地,所述電極包括針狀高壓電極和條狀低壓電極,針狀高壓電極設置在微孔內,條狀低壓電極設置在微孔之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夠在裝備表面形成均勻、持續得等離子體層,進而提升等離子體隱身的隱身效果,對推動我國等離子體隱身技術的發展及實用化具有積極意義。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電極布置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未經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205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聲振信號融合的滾動軸承故障檢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支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