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抱箍式連接結構及矩形柱間安全繩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1668.0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769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嘯;陳皓俊;羅魏凌;韋富成;徐偉;楊鎮州;王嘉侖;董仁杰;楊杰;劉智存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32 | 分類號: | E04G21/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靜***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抱箍式 連接 結構 矩形 安全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抱箍式連接結構,用于在兩個矩形柱之間拉設安全繩,包括兩根伸縮套管及兩根連接桿,所述伸縮套管與所述連接桿相互垂直并圍合成一井字形框架,所述井字形框架套設在所述矩形柱外,所述伸縮套管能夠沿垂直于所述連接桿的方向伸長或縮短,且所述伸縮套管的一端與所述安全繩連接。通過調節伸縮套管的長度來調節所述井字形框架圍合的面積,從而使得所述抱箍式連接結構能夠與所述矩形柱連接的更加穩固。并且,由于所述井字形框架的圍合面積可調,使得所述抱箍式連接結構能夠適用于不同尺寸的矩形柱,通用性更強。基于此,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矩形柱間安全繩裝置,結構簡單,拆裝方便,便于重復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抱箍式連接結構及矩形柱間安全繩裝置。
背景技術
國內鋼結構建筑工程隨著經濟的發展日漸增多,高層建筑尤為顯著,高空作業的安全問題成了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安全措施保證是工程安全的一項重要保證。現如今,鋼結構工程中的矩形鋼柱在結構中使用越來越普遍,使得矩形柱間的安全通行越來越重要。傳統的安全措施多采用捆綁式安全繩作為臨時安全通道形式,即在矩形鋼柱上直接綁扎安全繩以防止施工人員墜落,存在易損壞、經濟效益低、安全風險高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抱箍式連接結構及矩形柱間安全繩裝置,能夠適用于不同尺寸的矩形柱,結構簡單,拆裝方便,便于重復利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抱箍式連接結構,用于在兩個矩形柱之間拉設安全繩,包括兩根伸縮套管及兩根連接桿,所述伸縮套管與所述連接桿相互垂直并圍合成一井字形框架,所述井字形框架套設在所述矩形柱外,所述伸縮套管能夠沿垂直于所述連接桿的方向伸長或縮短,且所述伸縮套管的一端與所述安全繩連接。
可選的,所述伸縮套管包括內管、外管及若干鎖緊件,所述外管至少部分套設在所述內管外且所述外管能夠相對所述內管滑動,所述內管及所述外管上均設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鎖緊件貫穿所述內管與所述外管上對應的通孔以鎖緊所述內管及外管。
可選的,所述外管遠離所述內管的一端以及所述內管伸出所述外管的一端均設置有連接孔,其中一根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貫穿兩個所述伸縮套管的外管上的連接孔,另一根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貫穿兩個所述伸縮套管的內管上的連接孔。
可選的,所述內管伸出所述外管的一端還設置有拉結孔,所述拉結孔用于連接所述安全繩。
可選的,所述抱箍式連接結構還包括若干繩卡,所述安全繩的一端穿過所述拉結孔后通過所述繩卡固定。
可選的,所述繩卡的數量不少于三個。
可選的,所述繩卡到所述拉結孔的最短距離大于140mm。
可選的,所述內管及外管均為方形鋼管。
基于此,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矩形柱間安全繩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安全繩組及至少一對所述的抱箍式連接結構,每對所述抱箍式連接結構分別設置于兩個矩形柱上,每個所述安全繩組包括分別位于所述矩形柱相對兩側的兩根安全繩,且每根所述安全繩的兩端分別連接兩個矩形柱上對應的抱箍式連接結構。
可選的,所述抱箍式連接結構為兩對,所述安全繩組為兩個,所述安全繩組的豎向高度與所述抱箍式連接結構的豎向高度相對應,且兩對所述抱箍式連接結構豎向高度不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16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良的胸腹腔穿刺針
- 下一篇:一種減振型立式制膠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