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調整巖溶區橋梁的墩臺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50698.X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194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祥;郭建湖;陳鑼增;李小和;熊林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02 | 分類號: | E01D19/02;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胡亮;張穎玲 |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整 巖溶 橋梁 方法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調整巖溶區橋梁的墩臺的方法,包括調繪所述橋梁的預設區域的地質情況,圈定所述墩臺的優化范圍;根據所述優化范圍內巖溶發育區、巖溶弱發育區和巖溶不發育區的平面位置,確定橫向上所述橋梁的位置;根據所述橋梁的縱向上的巖溶發育情況,確定所述墩臺的設定位置和所述墩臺的孔跨。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巖溶區橋梁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調整巖溶區橋梁的墩臺的方法。
背景技術
橋梁穿越巖溶區時,橋梁的墩臺多遇串珠狀、透鏡狀等形態的溶洞,墩臺需要打穿溶洞的底板一定厚度以保證墩臺的穩定性,溶洞埋深過大時,墩臺過深,勢必會影響橋梁的施工、安全和經濟成本。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實施例期望提供一種調整巖溶區橋梁的墩臺的方法,便于橋梁穿越巖溶區時設置橋梁的墩臺。為實現上述有益效果,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調整巖溶區橋梁的墩臺的方法,包括:
調繪所述橋梁的預設區域的地質情況,圈定所述墩臺的優化范圍;
根據所述優化范圍內巖溶發育區、巖溶弱發育區和巖溶不發育區的平面位置,確定橫向上所述橋梁的位置;
根據所述橋梁的縱向上的巖溶發育情況,確定所述墩臺的設定位置和所述墩臺的孔跨。
進一步地,所述根據所述優化范圍內巖溶發育區、巖溶弱發育區和巖溶不發育區的平面位置,確定橫向上所述橋梁的位置的步驟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通過物理探測方法探測所述優化范圍獲取異常區;
通過鉆孔驗證所述異常區以獲取所述巖溶發育區、所述巖溶弱發育區和所述巖溶不發育區的平面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通過物理探測方法探測所述優化范圍獲取異常區的步驟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對所述優化范圍進行露頭測繪,獲取覆蓋層的地質情況;
根據所述覆蓋層的地質情況,選取所述物理探測方法。
進一步地,所述覆蓋層的厚度小于20m,所述物理探測方法采用面波震探法。
進一步地,所述覆蓋層的厚度大于等于20m,且小于等于60m,所述物理探測方法采用高密度電法。
進一步地,沿橫向在所述優化范圍內間隔設置多條物探測線。
進一步地,多條所述物探測線平行分布。
進一步地,所述物探測線的數量大于等于3條。
進一步地,相鄰的兩條所述物探測線之間的距離為A,其中,10m≤A≤20m。
進一步地,所述根據所述橋梁的縱向上的巖溶發育情況,確定所述墩臺的設定位置和所述墩臺的孔跨的步驟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橋梁的縱向上間隔鉆孔以獲取所述巖溶發育情況。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調整巖溶區橋梁的墩臺的方法,實現墩臺橫向和縱向上的優化設計,具有成本較低、技術可行性,墩臺能夠盡量避開溶洞,從而能夠縮短墩臺的長度,還能減小墩臺的直徑,通過實現橋梁墩臺平、縱方向上的優化,保證施工進度,確保工程安全,大大節省了工程投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調整巖溶區橋梁的墩臺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物探測線的布設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優化范圍10;物探測線20;原橋梁30。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069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