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肝內膽汁淤積性肝損傷的中藥提取物的組合物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0573.7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141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裘福榮;王倩;蘇慧宗;李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484 | 分類號: | A61K36/484;A61P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麗 |
| 地址: | 20002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膽汁 淤積 損傷 中藥 提取物 組合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肝內膽汁淤積性肝損傷的中藥提取物的組合物及其應用。所述中藥提取物的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組成:炙甘草提取物、茵陳蒿提取物,其中,所述炙甘草提取物的甘草生藥量與所述茵陳蒿提取物的茵陳生藥量相等,所述炙甘草提取物和茵陳蒿提取物的體積比為2:1及以上。本發明證實以上配比能更加顯著地改善ANIT造模小鼠的肝臟損傷,降低各項生化指標,降低肝內膽汁酸含量和肝臟炎癥相關蛋白的表達,優勢明顯,本發明的組合物是一種更適于臨床應用的肝內膽汁淤積性肝損傷的治療藥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肝內膽汁淤積性肝損傷的中藥提取物的組合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膽汁淤積性肝病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膽汁生成、分泌和排泄障礙,不能主動經膽小管排至腸腔,在肝內淤積,反流入血,而引起的一系列器質性損害、代謝失調和功能紊亂的肝膽系統疾病。本病可分為肝內膽汁淤積和肝外膽汁淤積。肝內膽汁淤積是指膽汁合成、分泌、排泄障礙原發于肝內;肝外膽汁淤積是由肝內大膽管或肝外膽管器質性或機械性病變所引起。肝內膽汁淤積常見原因有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和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肝內膽汁淤積主要病理表現是膽色素沉積于小葉中央區肝細胞,毛細膽管擴張,管腔內常充滿有膽栓。肝內膽汁淤積性疾病的治療因病因不同而治療方法不同,此外,還需積極治療相關肝疾病與全身性疾病的并發癥。
現有技術公開了多種治療修復肝損傷的中藥組方。如中國專利文獻CN201610884414.4公開了一種用于修復急、慢性肝炎引起的肝損傷、酒精性肝損傷、放化療性肝損傷的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藥材制備而成:柴胡16份、桂枝8份、干姜6份、天花粉20份、煅牡蠣12份、炙甘草6份、黃芩8份、丹參15份、絲瓜絡10份、茵陳15份、土茯苓15份、三七10份、大青葉8份、五味子10份、天麻2份。中國專利文獻CN201310078943.1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肝病的復方藥物,由原料藥茵陳蒿5-25份,一枝蒿5-35份,毛菊苣5-25份,玫瑰花5-25份,大黃5-15份,甘草5-15份,輔料甜菊素、山梨酸、蔗糖、乳糖、淀粉、糊精、聚維酮、硬脂酸鎂、羧甲基淀粉鈉或微晶纖維素10-45%制成。但針對肝內膽汁淤積性肝損傷的中藥組方報道較少。
本申請人在先前發表的論文(張志榮,張林林,樊玉娟,等.茵甘合劑對ANIT誘導肝內膽汁淤積模型小鼠肝損傷防治作用及機制研究[J].肝臟,2017,022(002):119-124.)中,探討了茵甘合劑對α-萘異硫氰酸酯(ANIT)誘導肝內膽汁淤積模型小鼠肝損傷的作用。方法:正常組、模型組、茵陳組、甘草組、茵甘合劑組,每組10只小鼠。正常組小鼠灌胃0.9%氯化鈉溶液10d,模型組、茵陳組、甘草組、茵甘合劑組小鼠分別灌胃0.9%氯化鈉溶液(0.2mL/20g)、茵陳水煎液(1.13g/kg)、甘草水煎液(1.13g/kg)、茵甘合煎液(茵陳1.13g/kg、甘草1.13g/kg)10d,在第7天給藥后1h灌胃ANIT(100mg/kg)造模。第10天取血樣,檢測血清TBil、ALT、AST、ALP和TBA;肝病理檢查;RT-PCR檢測Car和Pxr及其下游靶基因轉錄情況。結果:與模型組相比,茵甘合劑組小鼠肝臟損傷改善明顯,血清TBil、ALT、AST、ALP和TBA水平分別降低22%、23%、25%、20%和30%;Car和Pxr及其下游靶基因CYP3a11、Ugt1a1、Sult2a1、Mdr2、Mrp2、Mrp3和Mrp4的mRNA的轉錄增加(P<0.01)。結論:茵甘合劑對ANIT誘導的肝內膽汁淤積模型小鼠肝損傷具有防治作用。然而,茵陳甘草防治肝內膽汁淤積癥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最佳比例和劑量等尚需要進一步探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肝內膽汁淤積性肝損傷的中藥提取物的組合物。
本發明的再一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如上中藥提取物的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如上中藥提取物的組合物的用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未經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057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