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免預埋卸料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50460.7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637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1 |
| 發明(設計)人: | 馬千里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歐斯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16 | 分類號: | E04G21/16;E04G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趙萬凱 |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區永***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免預埋 卸料 平臺 | ||
本發明涉及卸料平臺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免預埋卸料平臺。一種免預埋卸料平臺,包括平臺本體,還包括與平臺本體相連接的上支點組件、下支點組件,所述上支點組件包括用于抵接上層建筑橫梁內側壁的上支撐件,所述下支點組件包括用于抵接下層建筑結構外側壁的下支撐件,上支撐件和平臺本體底部之間的間距可調節。本申請的方案中是通過上層建筑橫梁對上支撐件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來抵消卸料平臺懸挑出建筑所產生的外傾力矩,同時該作用力在水平方向上通過下層建筑結構對下支撐件的作用力來進行抵消,下層建筑結構受到的豎向作用力就等于卸料平臺及其上堆載的重力,本發明卸料平臺對于下層建筑結構造成的壓力較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卸料平臺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免預埋卸料平臺。
背景技術
高層建筑的建造過程中,需要使用模板、架管等周轉材料,這些材料需要從已施工完樓層轉運至在建樓層。由于塔吊并不能直接伸入到建筑內吊運材料,通常情況下是在建筑上設置外伸的卸料平臺,將材料搬運至卸料平臺后,再從卸料平臺上將材料吊運。
常見的卸料平臺采用預埋錨環加楔塊楔緊固定料臺主梁,或采用預埋螺栓固定住壓板壓緊的方式固定料臺主梁,料臺外伸前端部分加設鋼絲繩斜拉固定于上一層或上兩層建筑結構。這種卸料平臺結構由于鋼絲繩為臨時固定措施,在每次施工完一層轉運料臺時就需拆裝一次,拆裝操作需較長時間占用塔吊這一寶貴的垂直運輸資源,整個拆裝過程費工費時。并且鋼絲繩的安裝和使用由于反復拆裝容易出現不規范使用的情況,進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由此而導致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建筑施工行業急需摒棄使用這種隱患較大的鋼絲繩拉結方式卸料平臺。
圖12展示了一種現有的卸料平臺,該卸料平臺在伸進建筑結構內的主梁上設置豎向可伸縮的支撐結構64,支撐結構64上端來抵住上層建筑樓板,以此來實現支撐固定卸料平臺,同時通過調節伸縮套管65來貼合上層建筑橫梁的內側壁來起到保險作用,防止支撐結構64沒有抵緊上層建筑樓板時卸料平臺位于建筑外側的一端傾斜下墜。在該方案中,這類卸料平臺由于不需要設置預埋連接件,也不需要拉設鋼絲繩,因此安裝拆卸相比前一方案要更方便。
但由于其結構形式特點和使用要求造成其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使用要求一般情況下卸料平臺的外伸段比固定于建筑物的內置段長,形成一種費力杠桿的固定形式,因此抵于上層建筑樓板的支撐結構受力較大,而卸料平臺主梁壓在建筑結構上的作用力是支撐結構受力和料臺自重及其上堆載的重力之和,這個作用力往往是料臺自重及其上堆載之和的兩倍甚至三倍或更多,對建筑結構的影響較大,容易造成建筑結構出現裂紋等問題,或因此只能在卸料平臺上堆放較少物料,這又降低了卸料平臺的使用性能。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免預埋卸料平臺,其優勢在于不需要在建筑結構上做預留預埋,同時對建筑結構的荷載作用也不至于過大。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免預埋卸料平臺,包括平臺本體,還包括與平臺本體相連接的上支點組件、下支點組件,所述上支點組件包括用于抵接上層建筑橫梁內側壁的上支撐件,所述下支點組件包括用于抵接下層建筑結構外側壁的下支撐件;在建筑上使用時,所述上支撐件和平臺本體底部之間的間距大于上層建筑橫梁底面和下層建筑結構之間的凈空、小于上層建筑橫梁頂部和下層建筑結構之間的距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歐斯度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歐斯度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046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