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跨度鋼結構農業大棚及其智能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0302.1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49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立勇;孟令啟;郭純;劉春輝;趙正;劉遠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9/16 | 分類號: | A01G9/16;A01G9/24;G01D21/02;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 地址: | 2331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跨度 鋼結構 農業 大棚 及其 智能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跨度鋼結構農業大棚及其智能控制系統,屬于農業生產技術領域,包括框架和橫梁,橫梁固定連接在框架內,橫梁上固定連接有滑桿,滑桿上滑動連接有移動裝置,移動裝置的底端可拆卸連接有采集裝置,框架上設有塑料薄膜;采集裝置包括殼體、濕度傳感器、感光傳感器、氧氣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物聯網設備,濕度傳感器和感光傳感器固定連接在殼體的一端,物聯網設備固定連接在殼體的另一端,氧氣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固定連接在殼體的底端,殼體內部設有控制電路和鋰電池組,本方案能夠精確采集農業大棚內環境信息和降低人力消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生產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大跨度鋼結構農業大棚及其智能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我國各個行業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國家對農業投入成本日益增大,促使了我國由傳統農業向精準農業的快速轉變。隨著國家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加強,培育互聯網農業,建立健全智能化網絡化農業已成為一種趨勢。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技術在農業信息化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溫室大棚可以有效的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是農業走向高品質、高收益的方向。
農業物聯網可以根據農業生產需要,對種植、養殖生產環境和動植物本體的信息進行實時遠程監測,使農民種地從憑經驗、靠感覺的模式轉變為實時定量的標準化種植管理。農業環境信息的采集監測是實現現代農業生產關鍵技術之一,提高種植戶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同時也要求種植戶具有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由于農業大棚位置距離居住地較遠,并且面積廣,人工現場采集數據不僅效率低、采集數據誤差大,而且易影響植物生長環境,無法滿足農業大棚現代化管理的需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跨度鋼結構農業大棚及其智能控制系統,能夠精確采集農業大棚內環境信息和降低人力消耗。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大跨度鋼結構農業大棚,包括框架和橫梁,所述橫梁固定連接在框架內,所述橫梁上固定連接有滑桿,所述滑桿上滑動連接有移動裝置,所述移動裝置的底端可拆卸連接有采集裝置,所述框架上設有塑料薄膜;
所述采集裝置包括殼體、濕度傳感器、感光傳感器、氧氣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物聯網設備,所述濕度傳感器和感光傳感器固定連接在殼體的一端,所述物聯網設備固定連接在殼體的另一端,所述氧氣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固定連接在殼體的底端,所述殼體內部設有控制電路和鋰電池組,所述鋰電池組為控制電路、濕度傳感器、感光傳感器、氧氣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物聯網設備供電,所述濕度傳感器、感光傳感器、氧氣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連接在控制電路的輸入端上,所述物聯網設備連接在控制電路的輸出端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移動裝置包括移動座、第一滾輪、第二滾輪和兩對軸承,兩對軸承固定連接在移動座上,所述第一滾輪連接在一對軸承上,所述第二滾輪連接在另一對軸承上,所述移動座固定連接有步進電機,所述步進電機的輸出端連接在第一滾輪的轉軸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步進電機與鋰電池組電性連接,所述步進電機連接在控制電路的輸出端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塑料薄膜由可降解塑料制成。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框架由高強度鋼材制成,所述橫梁的數量為五個,所述橫梁由高強度鋼材制成。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框架采用模塊化設計,所述框架的頂部設有抽風機和排風機。
一種大跨度鋼結構農業大棚的智能控制系統:
包括檢測模塊、移動模塊、電池模塊、控制模塊和通訊模塊;
所述電池模塊包括鋰電池組,所述電池模塊為檢測模塊、移動模塊和通訊模塊供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科技學院,未經安徽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03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