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觸控裝置的信號傳輸方法和相關的觸控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50193.3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484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洪家裕;林一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奕力科技(開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創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方艷平 |
| 地址: | 開曼群島***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裝置 信號 傳輸 方法 相關 | ||
1.一種用于觸控裝置的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控裝置包含一觸控面板以及多個芯片,所述觸控面板包含復數條傳送電極作為發射端以及復數條接收電極作為接收端;其中所述信號傳輸方法包含:
控制所述多個芯片分別在一預定時間段內傳送至少一筆M×N驅動信號給觸控裝置中至少一部分傳送電極,其中M代表位元數,N代表時間長度;
控制所述多個芯片在所述預定時間段內接收觸控裝置的至少一部分接收電極所偵測到的觸控感測信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多個芯片的處理電路根據每一筆M×N信號對應的面板觸控位置與所傳送的芯片之間的距離,賦予所述每一筆M×N信號具有不同的驅動頻率的第一權重值,以均衡化近遠端傳送電極感應量的差異。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多個芯片的處理電路根據每一筆M×N信號對應的傳送頻率,賦予所述每一筆M×N信號不同的驅動頻路的第二權重值,以均衡化面板走線的阻抗差異所造成的感應量的差異。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電路偵測所收到的M×N信號所對應的多條傳送電極上的信號極性,若偵測結果呈現極性相異現象,則在各個驅動電極間插入不驅動的電極。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個驅動電極間插入不驅動的電極,其中不驅動的電極的電位狀態可以是接地,或定電壓輸出,或浮接狀態。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全部傳送電極的數量不為M的整數倍時,針對全部傳送電極中最后一或數條不能被M整除的傳送電極重新規劃一M×N范圍。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芯片中每一芯片的傳送電極依照排序分為第一部分電極以及第二部分電極,以及所述多個芯片包含至少一第一芯片、一第二芯片、一第三芯片以及一第四芯片。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在一第一時間段中,控制所述第一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一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一頻率的M×N信號;
在一第二時間段中,控制所述第一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二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一頻率的M×N信號;
在一第三時間段中,控制所述第二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一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一頻率的M×N信號;
在一第四時間段中,控制所述第二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二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一頻率的M×N信號;
在一第五時間段中,控制所述第三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一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一頻率的M×N信號;
在一第六時間段中,控制所述第三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二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一頻率的M×N信號;
在一第七時間段中,控制所述第四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一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一頻率的M×N信號;以及
在一第八時間段中,控制所述第四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二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一頻率的M×N信號。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信號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在一第一時間段中,控制所述第一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一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一頻率的M×N信號,以及控制所述第一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二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二頻率的M×N信號;
在一第二時間段中,控制所述第二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一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一頻率的M×N信號,以及控制所述第二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二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二頻率的M×N信號;
在一第三時間段中,控制所述第三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一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一頻率的M×N信號,以及控制所述第三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二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二頻率的M×N信號;以及
在一第四時間段中,控制所述第四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一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一頻率的M×N信號,以及控制所述第四芯片對所對應的第二部分電極傳送具有第二頻率的M×N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奕力科技(開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奕力科技(開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5019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