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連生體的硫化鉛鋅礦浮選分離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49692.0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595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豐奇成;文書明;韓廣;王涵;趙文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3B9/00 | 分類號: | B03B9/00;B03B1/00;B03D1/018;B03D1/002;B03D101/02;B03D101/06;B03D103/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眾智信知識產權事務所 53113 | 代理人: | 張璽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生 硫化鉛 鋅礦 浮選 分離 方法 | ||
1.一種含連生體的硫化鉛鋅礦浮選分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將含連生體的硫化鉛鋅礦破碎、磨細至-74μm粒級的質量百分含量占65~75%,調漿至礦漿質量百分濃度為30~40%,在礦漿中依次加入石灰、組合抑制劑A、銅氨絡合物、組合捕收劑A和松醇油,進行鉛鋅粗選I作業,得到鉛鋅粗選I精礦和鉛鋅粗選I尾礦;在鉛鋅粗選I尾礦中依次加入石灰、組合抑制劑A、銅氨絡合物、組合捕收劑A和松醇油,進行鉛鋅粗選II作業,得到鉛鋅粗選II精礦和鉛鋅粗選II尾礦;
(2)在步驟(1)鉛鋅粗選II尾礦中依次加入石灰、組合抑制劑A、銅氨絡合物、組合捕收劑A和松醇油,進行鉛鋅掃選I作業,得到鉛鋅掃選I精礦和鉛鋅掃選I尾礦,其中鉛鋅掃選I精礦返回調漿并入鉛鋅粗選II作業;在鉛鋅掃選I尾礦中依次加入石灰、組合抑制劑A、組合捕收劑A,進行鉛鋅掃選II作業,得到鉛鋅掃選II精礦和浮選尾礦,其中鉛鋅掃選II精礦返回調漿并入鉛鋅掃選I作業;
(3)將步驟(1)得到的鉛鋅粗選I精礦和鉛鋅粗選II精礦合并得到鉛鋅混合粗精礦,在鉛鋅混合粗精礦中依次加入組合抑制劑B、組合捕收劑A和松醇油,進行浮選拋尾,得到鉛鋅混合精礦和浮選拋尾產品,其中浮選拋尾產品返回調漿并入鉛鋅粗選I作業;
(4)將步驟(3)得到的鉛鋅混合精礦細磨至-45μm粒級的質量百分含量大于80%,調漿至礦漿質量百分濃度為35%,在礦漿中依次加入組合抑制劑C、組合捕收劑B和松醇油,進行抑鋅浮鉛作業,得到鉛粗精礦和鋅精礦;
(5)在步驟(4)得到的鉛粗精礦中依次加入組合抑制劑C、組合捕收劑B和松醇油,進行鉛精選I作業,得到鉛精選I精礦和鉛精選I尾礦,其中鉛精選I尾礦返回調漿并入抑鋅浮鉛作業;在鉛精選I精礦中依次加入組合抑制劑C、組合捕收劑B和松醇油,進行鉛精選II作業,得到鉛精礦和鉛精選II尾礦,其中鉛精選II尾礦返回調漿并入鉛精選I作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含連生體的硫化鉛鋅礦浮選分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每噸含連生體的硫化鉛鋅礦計,步驟(1)礦漿中加入石灰800~1600g、組合抑制劑A 1000~2000g、銅氨絡合物200~400g、組合捕收劑A 400~800g、松醇油40~60g;鉛鋅粗選I尾礦中加入石灰400~800g、組合抑制劑A 500~1000g、銅氨絡合物100~200g、組合捕收劑A 200~400g、松醇油20~30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含連生體的硫化鉛鋅礦浮選分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每噸含連生體的硫化鉛鋅礦計,步驟(2)鉛鋅粗選II尾礦中加入石灰200~400g、組合抑制劑A 250~500g、銅氨絡合物50~100g、組合捕收劑A 100~200g、松醇油10~15g;鉛鋅掃選I尾礦中加入石灰100~200g、組合抑制劑A 125~250g、組合捕收劑A 50~100g。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含連生體的硫化鉛鋅礦浮選分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每噸含連生體的硫化鉛鋅礦計,步驟(3)鉛鋅混合粗精礦中加入組合抑制劑B 600~1000g、組合捕收劑A 100~200g、松醇油20~30g。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含連生體的硫化鉛鋅礦浮選分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每噸含連生體的硫化鉛鋅礦計,步驟(4)礦漿中加入組合抑制劑C 1500~2500g、組合捕收劑B 200~400g、松醇油30~50g。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含連生體的硫化鉛鋅礦浮選分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每噸含連生體的硫化鉛鋅礦計,步驟(5)鉛粗精礦中加入組合抑制劑C 750~1250g、組合捕收劑B100~200g、松醇油15~25g,鉛精選I精礦中加入組合抑制劑C 375~625g、組合捕收劑B 50~100g、松醇油15~25g。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含連生體的硫化鉛鋅礦浮選分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組合抑制劑A包括水玻璃、羧甲基纖維素和三聚磷酸鈉,其中水玻璃、羧甲基纖維素和三聚磷酸鈉的質量比為2:2:1;組合捕收劑A包括丁基黃藥、乙硫氮和丁銨黑藥,其中丁基黃藥、乙硫氮和丁銨黑藥的質量比為5:4: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969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