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深海水下閥門扭矩工具的鎖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49614.0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12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儲樂平;趙曉磊;吳志星;張寧;王成林;張憲陣;肖德明;王偉;肖易萍;陳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深海開發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B23/00 | 分類號: | E21B23/00;E21B4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靈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鄭利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濱海新區自貿試驗區(空***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深海 水下 閥門 扭矩 工具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應用于深海水下閥門扭矩工具的鎖緊裝置,包括:扭矩工具本體和至少一組鎖緊機構,鎖緊機構包括動力組件、推動組件和鎖緊組件,動力組件通過底座設在扭矩工具本體上;推動組件的一端與動力組件的輸出軸端連接,推動組件的中段位置處通過法蘭座與扭矩工具本體連接;鎖緊組件包括鎖耳座和鎖耳,鎖耳座設在扭矩工具本體的輸出端側壁上,鎖耳轉動連接在鎖耳座內,且鎖耳的一端與推動組件的另一端抵接,以在動力組件的驅動下,帶動推動組件做直線往復運動,完成鎖耳的彈出或收回。本發明的鎖緊裝置結構簡單可靠,具有占用空間小、操作方便、響應快速且安裝便捷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深海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深海水下閥門扭矩工具的鎖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陸地油氣資源的枯竭,海洋資源的重要性越來越大,石油、天然氣等海洋資源的開發從近海延伸到深海,海洋石油天然氣工業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人們對能源的需求,深水油氣資源的開發將成為今后石油行業發展的重點。水下閥門是水下油氣生產系統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水下閥門在水下幾百甚至幾千米處,工作環境惡劣,潛水人員無法工作,依靠水下ROV搭載扭矩工具對水下閥門進行操作,水下扭矩工具有經濟性好、靈活性高、環境適應性好、作業效率高、作業深度大等優點,得到了迅速發展。扭矩工具在操作水下閥門時,為防止松脫需設計鎖緊裝置,以保證扭矩工具與閥門接口聯接的可靠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有鑒于此,本發明需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占用空間小、操作方便、響應快速且安裝便捷的應用于深海水下閥門扭矩工具的鎖緊裝置。
本發明提供一種應用于深海水下閥門扭矩工具的鎖緊裝置,包括:扭矩工具本體以及設在所述扭矩工具本體內的至少一組鎖緊機構,所述鎖緊機構包括動力組件、推動組件和鎖緊組件,所述動力組件通過底座設在所述扭矩工具本體上;所述推動組件的一端與所述動力組件的輸出軸端連接,所述推動組件的中段位置處通過法蘭座與所述扭矩工具本體連接;所述鎖緊組件包括鎖耳座和鎖耳,所述鎖耳座設在所述扭矩工具本體的輸出端側壁上,所述鎖耳轉動連接在所述鎖耳座內,且所述鎖耳的一端與所述推動組件的另一端抵接,以在所述動力組件的驅動下,帶動所述推動組件做直線往復運動,完成所述鎖耳的彈出或收回。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動力組件包括電機、減速器、主齒輪、從齒輪和轉軸,所述主齒輪與所述減速器的輸出端連接,并與所述從齒輪嚙合傳動連接,所述轉軸插接于所述底座上,并隨所述從齒輪一起轉動。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推動組件包括曲柄、連桿、長推桿和推桿頭,所述曲柄與所述轉軸連接,所述連桿兩端分別與所述曲柄和所述長推桿鉸接,所述長推桿的一端穿過所述法蘭座后與所述推桿頭連接,所述推桿頭容置于所述鎖耳座內,所述推桿頭上設有推動凹槽。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鎖耳座包括固定部和內部設有鎖緊空間的鎖緊部,所述鎖耳容置于所述鎖緊空間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鎖耳通過圓柱銷轉動連接于所述鎖緊空間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鎖耳包括與所述圓柱銷連接的轉動段以及設在所述轉動段上的推動段和鎖緊段,所述推動段和所述鎖緊段相對設在所述轉動段同一側的兩端,且所述推動段和所述鎖緊段在遠離所述圓柱銷的一側相連通,并形成限位面,其中所述鎖耳彈出狀態時,所述推動段卡接于所述推動凹槽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鎖耳座中還設有限位銷,所述限位銷插接于所述鎖緊空間內,并與所述限位面配合使用。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固定部上設有多個安裝孔。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長推桿與所述法蘭座之間設有密封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鎖緊機構的個數為兩組,且相對設在所述扭矩工具本體的輸出端側壁的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深海開發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學,未經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深海開發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96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