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框架橋頂進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49546.8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642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付琪生;萬建華;康軍利;鄒春棋;劉凱;郅翻云;吳英昊;丁慧;馬小兵;宋洋;鄧帥;李國松;毛永權;喬陽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趙萬凱 |
| 地址: | 20004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框架 橋頂進 施工 方法 | ||
1.一種框架橋頂進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驟:
步驟一、在鐵路一側挖設工作坑,在工作坑內遠離鐵路的一側施工后背樁(11)和后背梁(12);
步驟二、在工作坑預制一個多孔框架橋和兩側的一孔框架橋(42),三座框架橋相互平行,且位于后背梁(12)與鐵路之間,三個框架橋之間均間隔50cm;
步驟三、在多孔框架橋兩側外壁上吊裝多個直徑為50cm的鋼制滾筒(5);
兩個一孔框架橋(42)背離多孔框架橋的外壁安裝多道水平注漿管(422),注漿管(422)的一端封閉,注漿管(422)的周壁上開設有多個出漿孔;
步驟四、在鐵路路基設防護樁(71),四組防護樁(71)分別設置在框架橋(4)橋區的四個拐角處,每組防護樁(71)包括布置成L形的多根防護樁(71),每組防護樁(71)的上端澆筑形成有連接冠梁(72);每組防護樁(71)垂直鐵路方向的一排樁緊貼三座框架橋的最外側墻壁;
步驟五、在鐵路的另一側沿鐵路線路方向施工一排抗橫移樁(3);使用多根工字鋼橫梁(82)橫穿入鐵軌下部進行支撐,工字鋼橫梁(82)與鋼軌(84)連接固定,多根工字鋼橫梁(82)用縱梁(83)連接成整體;工字鋼橫梁(82)接長抵接至所述抗橫移樁(3)的側面;
步驟六、對框架橋(4)和后背梁(12)進行養護,安裝頂鐵(22)和千斤頂(21),千斤頂(21)的柱塞桿均頂在框架橋(4)底板后端端面上;
步驟七、空頂框架橋使框架橋的前端到鐵路路基的坡角處;
步驟八、三座框架橋同時頂進,并在框架橋(4)內部進行挖土與排土工作至頂進完成,頂進過程中,通過調整多個千斤頂(21),使得三個框架橋保持設定方向,當三座框架橋相互靠近時,鋼制滾筒(5)抵抗擠壓力,保證相鄰框架橋之間的間隙;
步驟九、通過注漿管(422)進行注漿,對一孔框架橋(42)背后土體進行填充加固;澆筑三座框架橋之間50cm的間隙;
步驟十、拆除頂鐵(22)與千斤頂(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框架橋頂進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孔框架橋每側的鋼制滾筒(5)設置有兩組,兩組鋼制滾筒(5)分別安裝在多孔框架橋側壁靠近橋體兩端的位置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框架橋頂進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個鋼制滾筒(5)上下錯位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框架橋頂進施工方法,所述鋼制滾筒(5)內設置有鋼筋籠(51)并填充混凝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框架橋頂進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七頂進框架橋(4)前,對框架橋(4)范圍內及防護樁(71)范圍內軌道下部路基進行注漿加固。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框架橋頂進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抗橫移樁(3)的樁頂設置有截面為L型的樁頂冠梁(31);接長的工字鋼橫梁(82)的一端頭搭接在L型樁頂的平臺上,并抵緊在的樁頂冠梁(31)的內側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框架橋頂進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預制框架橋(4)時,兩個一孔框架橋(42)背離多孔框架橋的外墻墻體內預埋有多排垂直墻面的預埋鋼筋(421),預埋鋼筋(421)伸出墻面,注漿管(422)焊接在預埋鋼筋(421)伸出墻面的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未經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954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