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用于沉井施工的澆注構件及沉井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49536.4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58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華;嚴嘯嘯;謝婷婷;楊鎮;柳國強;趙之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市新德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3/00 | 分類號: | E02D23/00;E02D2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于 沉井 施工 澆注 構件 方法 | ||
1.一種應用于沉井施工的澆注構件,包括外模(1),所述外模(1)包括4塊豎直設置的面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1)沿豎直方向設置的兩側側壁上分別固定連接有連接塊一(7)、連接塊二(31),所述連接塊一(7)、連接塊二(31)均沿平行于面板(11)的板面方向設置,所述連接塊一(7)上開設有插接通槽(8),所述插接通槽(8)的內腔沿垂直于面板(11)的板面方向設置,所述連接塊二(31)背向面板(11)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插接塊(9),相鄰且相互垂直設置的兩塊所述面板(11)上的插接塊(9)與插接通槽(8)可配合插接,所述插接塊(9)的側壁上開設有容納槽(12),所述容納槽(12)中滑動連接有限位板(13),所述容納槽(12)中固定連接有用于推動限位板(13)移動的推動彈簧(14),所述限位板(13)可與連接塊一(7)的側壁滑動貼合,所述連接塊一(7)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定位塊(17),所述定位塊(17)上開設有定位槽(18),所述限位板(13)可滑動插接于定位槽(18)中,所述定位槽(18)中轉動連接有卡位板(23),所述卡位板(23)沿垂直于限位板(13)的板面方向設置,所述卡位板(23)上開設有用于卡位板(23)穿接的扇形缺槽(24),所述限位板(13)上開設有用于卡位板(23)轉動卡合的卡位槽(32),所述卡位板(23)的板面上固定連接有連接桿(25),所述連接桿(25)沿垂直于卡位板(23)的板面方向設置,所述定位塊(17)上開設有用于連接桿(25)滑動的行槽(26),所述行槽(26)與定位槽(18)貫通,所述連接桿(25)穿接于行槽(26)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沉井施工的澆注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3)的板面上固定連接有推動桿(15),所述推動桿(15)沿垂直于限位板(13)的板面方向設置,所述插接塊(9)上開設有用于推動桿(15)移動的移動槽(16),所述移動槽(16)與容納槽(12)貫通,所述推動桿(15)穿接于移動槽(16)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沉井施工的澆注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塊(9)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彈性墊(10),所述彈性墊(10)與插接通槽(8)的內壁擠壓貼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沉井施工的澆注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1)的頂面上固定連接有固定桿(27),所述固定桿(27)沿平行于面板(11)的板面方向設置,所述面板(11)頂面遠離固定桿(27)一側轉動連接有卡接桿(28),所述卡接桿(28)上開設有卡槽(29),相鄰且相互垂直設置的兩塊所述面板(11)上的卡槽(29)與固定桿(27)轉動卡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于沉井施工的澆注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桿(27)的桿身上開設有防滑紋(30),所述防滑紋(30)與卡槽(29)的內槽壁貼合抵觸。
6.一種使用權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于沉井施工的澆注構件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基坑測量放樣;
S2:鋪墊:場地整平之后采用枕木沿沉井周向密鋪,墊木間隙用砂填縫;
S3:沉井預制,制作澆注構件:S3-1:內模(2)搭建固定;
S3-2:外模(1)搭建固定:使面板(11)沿豎直方向放置于枕木上并使相鄰面板(11)兩兩垂直圍設于內模(2)的外側,內模(2)與外膜之間留有待澆注間隙,相鄰兩塊面板(11)拼接固定時使面板(11)上的插接塊(9)與插接通槽(8)配合插接,插接塊(9)插接于插接通槽(8)后限位板(13)在推動彈簧(14)的作用下滑動插設于定位槽(18)中,隨后轉動卡位板(23)使卡位板(23)轉動卡合于卡位槽(32),隨后轉動面板(11)上的卡接桿(28),使相鄰且垂直于設置的兩塊面板(11)上的卡接桿(28)與固定桿(27)轉動卡合,隨手轉動卡接桿(28)時卡接桿(28)與固定桿(27)轉動卡合,從而使面板(11)拼接固定;
S3-3:混凝土澆筑:將混凝土澆筑于外模(1)與內模(2)之間的縫隙中;
S3-4:外模(1)與內模(2)的拆解:混凝土澆筑完成且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對外模(1)與內模(2)進行拆解,形成預制沉井;
S4:抽墊,外模(1)與內模(2)拆解完成后,進行抽墊,將枕木抽離,抽墊時分區、依次、對稱、同步進行;
S5:挖土下沉;
S6:基底清理,巖塊用風動鑿巖機具破碎,破碎后用吸泥機吸出,直至設計標高并清除沉淀淤泥;
S7:井孔填充和封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市新德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江陰市新德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953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