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元二噁英處理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49405.6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74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毛文宇;郭忠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聯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G7/07 | 分類號: | F23G7/07;F23G5/44;F23J15/04;B01D53/14;B01D29/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信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孫騰 |
| 地址: | 226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元 二噁英 處理 設備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元二噁英處理設備,它包括燃燒機構,燃燒機構包括燃燒室體、燒咀槍、加熱燒咀槍、旋渦風葉,燃燒室體上端設計有進氣口,燃燒室體下端設計有出氣口,燃燒室體上端在進氣口兩側分別安裝有燒咀槍,燃燒室體中間偏上位置安裝有加熱燒咀槍且在加熱燒咀槍對面的燃燒室體內側安裝有旋渦風葉。優點是通過高溫燃燒使二噁英氣體分解,燃燒室體上端的燒咀槍進行第一次高溫燃燒分解,氣體到達燃燒室體中部左右時在加熱燒咀槍作用下進行二次燃燒分解,同時在旋渦風葉作用下,使氣體被阻擋1?2秒時間,加長燃燒時間,確保二噁英氣體有效分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二噁英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元二噁英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二噁英(Dioxin)全稱分別是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 - p -dioxin簡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簡稱PCDFs)。由2個氧原子聯結2個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環為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CDDs);由1個氧原子聯結2個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環為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每個苯環上都可以取代1~4個氯原子,從而形成眾多的異構體,其中PCDDs有75種異構體,PCDFs有135種異構體。因氯原子的取代位置不同而有差異,故在環境健康危險度評價中用含量乘以等效毒性系數(toxicequivalency factors,TEFs)得到等效毒性量(toxic equivalent,TEQ)。二噁英(PCDD /Fs)中以2,3,7,8-四氯-二苯并-對-二噁英(2, 3, 7, 8 - tetrachloro dibenzo - p -dioxin, 2, 3, 7, 8 - TCDD)的毒性最強,只要一盎司(28.35 g),就可以殺死100萬人,相當于劇毒品氰化鉀(KCN)的1000倍,這是迄今為止化合物中毒性最大物質之一。
二噁英(PCDD / Fs)具有類似于“12大危害物”的特性。“12大危害物”是一組被稱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危險化學物質。實驗證明當PCDDs/PCDFs進入細胞漿之后, 會作為配體與AHR結合, 形成配體-受體復合物。它會與細胞漿中的蛋白質AHR核轉位蛋白 (AHRnuclear translocator, AHRNT) ,一旦進入人體,就會長久駐留。二噁英(PCDD / Fs)性質穩定,土壤中的半衰期為12年,氣態二噁英(PCDD / Fs)vgdu在空氣中光化學分解的半衰期為8.3d,主要蓄積在脂肪組織中。二噁英(PCDD / Fs)是一種含Cl的強毒性有機化學物質,在自然界中幾乎不存在,只有通過化學合成才能產生,是目前人類創造的最可怕的化學物質,被稱為“地球上毒性最強的毒物”。
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對二噁英(PCDD / Fs)的分子結構影響較小,因此,環境中的二噁英很難自然降解消除。它的毒性以LD50表示,專業術語叫“半數致死量”。它的毒性十分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紀之毒”之稱。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已將其列為人類一級致癌物。環保專家稱,二噁英(PCDD / Fs)常以微小的顆粒存在于大氣、土壤和水中,主要的污染源是化工冶金工業、垃圾焚燒、造紙以及生產殺蟲劑等產業。日常生活所用的膠袋,PVC(聚氯乙烯)軟膠等物都含有氯,燃燒這些物品時便會釋放出二噁英(PCDD/ Fs),懸浮于空氣中。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人口統計匯總數據,2010年中國人口的粗死亡率為5.58‰,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這一數字還將繼續攀升。據初步統計,2010年我國火化率達到49.3 %,年火化遺體數量達到474.1萬具。隨著人口死亡高峰的到來和火化的推廣,統計數據顯示2017全年我國年火化遺體量超過一千萬具,年焚燒遺體和遺物祭品總重量超過80萬 噸。因而導致的有機與無機污染物(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幅增加,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3]。尤其是焚燒產生的二噁英類(PCDD / Fs)物質,其具有高毒性、積累性、高親脂性和生物積累性等特性,被列為《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公約)中首批控制對象,已受到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我國遺體火化作為主要的二噁英(PCDD / Fs)排放源之一,被作為節能減排的重點行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聯恒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南通聯恒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940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