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急救援保險扣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49201.2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037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尹偉巍;王淑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警察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2B35/00 | 分類號: | A62B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6000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急 救援 保險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應急救援設備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應急救援保險扣裝置,包括第一手臂固定環和第二手臂固定環,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環和第二手臂固定環的設計完全相同,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環和第二手臂固定環均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扣合環,所述扣合環的內部滑動連接有導向桿,所述扣合環的內部螺紋連接有螺紋桿,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環的內壁和導向桿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內護環。本發明通過設置內護環,內護環配合著導向桿和螺紋桿達到空間的調節,以此達到更為穩定的固定,避免了固定不緊導致的脫離,再通過設置彈性膠環,使得固定后可以對手腕處進行保護,防止刮傷事件,再者通過彈性膠環表面開設的防滑槽,使得二次穩固連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應急救援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應急救援保險扣裝置。
背景技術
緊急救援,指在對待突發事件時,應盡可能的迅速采取應對措施,將受害者的傷害降到最低的行動,根據緊急事件的不同類型,分為衛生應急、交通應急、消防應急、地震應急、廠礦應急、家庭應急等領域的應急救援。
但是現有的保險扣裝置存在以下問題:
1、現有的保險扣裝置,很難根據被救者手腕的粗細進行最合理的調試,從而在施救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脫離,進而導致施救失敗,還有就是固定的時候,對手腕保護較差,很容易產生刮傷現象;
2、現有的保險扣裝置,救援人員手臂與被救人員手臂很難得到快速固定,救援人員容易勞累,可能會發生救援人員手臂與被救人員手臂脫落的情況,進而導致意外發生。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應急救援保險扣裝置,解決了現有的保險扣裝置,很難根據被救者手腕的粗細進行最合理的調試、對手腕保護較差和救援人員手臂與被救人員手臂很難得到快速固定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應急救援保險扣裝置,包括第一手臂固定環和第二手臂固定環,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環和第二手臂固定環的設計完全相同,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環和第二手臂固定環均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扣合環,所述扣合環的內部滑動連接有導向桿,所述扣合環的內部螺紋連接有螺紋桿,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環的內壁和導向桿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內護環,所述內護環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彈性膠環,所述彈性膠環的表面開設有防滑槽,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環的后表面固定連接有插接塊,所述第二手臂固定環的后表面固定連接有插接桿。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插接桿的一端側面開設有凹型槽,所述凹型槽的內底壁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弧形卡塊,所述插接塊的一端開設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側壁開設有通孔。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扣合環的上端固定連接有銜接塊,所述銜接塊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異型卡桿,所述第一手臂固定環和第二手臂固定環的表面均開設有空心槽,所述空心槽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外表面套設有第二彈簧,所述固定桿的外表面滑動連接有套桿,所述套桿的正面固定連接有拉動把手。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螺紋桿的一端通過軸承與一個所述內護環的一側轉動連接,所述導向桿通過滑孔與扣合環滑動連接,所述螺紋桿通過螺紋孔與扣合環螺紋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弧形卡塊與通孔的設計尺寸相互適配,所述插接桿的一端與插槽插設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二彈簧的一端與空心槽的內側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套桿的一側固定連接。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應急救援保險扣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警察學院,未經遼寧警察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92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復雜地形測繪用多功能測繪設備
- 下一篇:一種可拆式閥門承托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