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在合成革的水性助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49030.3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62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孟偉東;周乾松;沈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孟偉東 |
| 主分類號: | D06N3/14 | 分類號: | D06N3/14;D06N3/00;B01F13/02;B01F1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4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成革 水性 助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在合成革的水性助劑,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聚乙烯吡咯烷酮10-15份、聚乙烯醇樹脂5-7份、磷脂分子溶液4-6份、遠紅外陶瓷粉2-3份、聚四氟乙烯乳液5-10份、聚環氧乙烯1-2份、聚1-丁烯2-3份、混合纖維1-2份、水60-10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在合成革的水性助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纖維由海泡石纖維和玻璃纖維混紡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在合成革的水性助劑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分子溶液由磷脂粉加水混合攪拌而成,其中磷脂粉的具體制備方法為:在大豆毛油中加入水,在70~90℃下充分攪拌30min,磷脂水化成膠狀沉淀,經連續離心分離得到水合磷脂,再用過氧化氫脫色;然后在90~100℃和2.13~8.00kPa下減壓干燥得到液體磷脂,將液態磷脂與ZnCl2混合得到磷脂-ZnCl2的混合物,再用丙酮萃取除雜,然后將除雜后的沉淀物進行干燥即可得到純度為99.1%的磷脂粉,最后將所得磷脂粉過200目篩網。
4.一種用在合成革的水性助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適用于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合成革的水性助劑,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樹脂加入80~90℃水中溶解,并以5℃/min的速度升溫至回流狀態,保溫5-10min;再加入磷脂分子溶液和遠紅外陶瓷粉,混合攪拌均勻后保溫得溶液A;
S2:在S1中所得溶液A中加入聚環氧乙烯得到混合液B,并使得該混合液B流經混合箱,然后將混合纖維加入散料裝置的內部,通過氣流將混合纖維間歇的從混合箱的頂部加入混合液B的表面,使得混合液B與混合纖維混合均勻得混合液C;
S3:將S2中所得混合液C加入聚四氟乙烯乳液和聚1-丁烯,并將混合液C通入攪拌機中進行攪拌,同時以10℃/min的速度將混合液C升溫至65-85℃,保溫10-15min,然后經自然冷卻至室溫,送入低溫干燥機中,干燥所得固體經研磨機制成微粉即可;
其中,S3中所述散料裝置包括散料箱(1)、輸料管(3)、氣缸(9)、固定圓盤(12)和進氣管(13);所述散料箱(1)為圓柱筒狀結構;所述散料箱(1)的頂部為球殼狀設計;所述散料箱(1)壁上的加料口(6)內設有密封塞;所述散料箱(1)的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設有固定圓盤(12);所述固定圓盤(12)上均勻設有出氣孔(11);所述出氣孔(11)均傾斜朝向逆時針方向,且相鄰兩組所述出氣孔(11)的直徑大小不等;所述固定圓盤(12)的中心位置處固定設有氣缸(9);所述氣缸(9)的底部以及散料箱(1)的底部分別與進氣管(13)的兩個分支連通;所述氣缸(9)的底部內壁通過彈簧設有活塞板(20);所述氣缸(9)的內壁靠近頂端的位置固定設有擋環(19);所述氣缸(9)上位于擋環(19)和活塞板(20)之間設有出氣管(10);所述出氣管(10)為L形結構,且出氣管(10)在氣缸(9)的邊緣呈等距環形排列;所述活塞板(20)的邊緣開設有柱狀槽體(21);所述柱狀槽體(21)的內部通過彈簧設有電觸頭(22);所述氣缸(9)上位于出氣管(10)和擋環(19)之間設有與電觸頭(22)相對應的電磁鐵(24);所述氣缸(9)的外壁頂端通過扭簧活動鉸接有鐵質活動桿(25);所述鐵質活動桿(25)在扭簧的作用下與氣缸(9)的外壁形成夾角;所述鐵質活動桿(25)的自由端與拉力繩(7)的一端固連;所述拉力繩(7)的另一端穿過散料箱(1)內壁上的穿線槽并與活動密封網板(26)的一端固連;所述活動密封網板(26)與拉力繩(7)固連的一端通過彈簧與安裝板(18)固定連接;所述拉力繩(7)穿過安裝板(18)上的穿線孔;所述安裝板(18)固定在散料箱(1)的頂部內壁;所述散料箱(1)的頂部開設有出料口(14);所述活動密封網板(26)位于出料口(14)的正下方;所述散料箱(1)的頂部內壁位于出料口(14)的兩側固定設有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為U形結構;所述出料口(14)的頂部與輸料管(3)的一端連通;所述輸料管(3)的另一端伸入混合箱(5)的內部,且輸料管(3)的端部與撒料噴頭(4)固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孟偉東,未經孟偉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903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