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彌補碳化鎢硬質合金產品缺陷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48776.2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063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海潔;金佳男;金益民;吳曉娜;張贛盛;吳飛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恒成硬質合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7/06 | 分類號: | B22F7/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歐陽俊 |
| 地址: | 3221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彌補 碳化 硬質合金 產品 缺陷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彌補碳化鎢硬質合金產品缺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使用打磨機將待彌補產品的缺陷部分打磨至平整;②選用相同材質的彌補用硬質合金,并將彌補用硬質合金待對接的端面使用打磨機打磨平整;③將兩件產品通過粘合劑粘接在一起;④將粘接在一起的產品放入壓力燒結爐內加壓燒結,升溫至450~550℃,加壓0.5Mpa,保溫1小時;升溫至900~1000℃,加壓1Mpa,保溫1小時;升溫至1240~1340℃,加壓3Mpa,保溫0.5小時;⑤降至常溫常壓后,取出燒結后的產品,測量高度,高度符合加工要求后,將產品磨削加工至規定尺寸。原本需要報廢處理的產品通過這種方式彌補,避免了浪費,節約了生產成本,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硬質合金產品生產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彌補碳化鎢硬質合金產品缺陷的方法。
背景技術
碳化鎢硬質合金產品經燒結出爐后,可能存在端面掉邊的缺陷,一般這種端面掉邊缺陷高度小于5mm,如果產品尺寸具有足夠的加工余量,則可以使用打磨機將掉邊缺陷所在的部分全部打磨平整形成新的端面,只要打磨后產品的高度符合要求即可。但如果產品尺寸預留的加工余量不足,經打磨修復后的產品高度會低于規定高度,所以此時不能使用打磨的方法進行處理,由于產品已經是成品,目前還沒有對這種端面掉邊缺陷進行彌補的方法,只能將該產品報廢處理,這類缺陷造成的浪費極大,因此,如何彌補碳化鎢硬質合金產品這種端面掉邊缺陷,本領域技術人員一直尋求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彌補碳化鎢硬質合金產品缺陷的方法,能夠有效彌補碳化鎢硬質合金產品燒結完成后端面掉邊的缺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彌補碳化鎢硬質合金產品缺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①使用打磨機將待彌補產品的缺陷部分打磨至平整;
②選用相同材質的彌補用硬質合金,對彌補用硬質合金進行加工,使其直徑大于待彌補產品的直徑,高度大于待彌補產品的缺陷高度,并將彌補用硬質合金待對接的端面使用打磨機打磨平整;
③在兩件產品的對接面上分別均勻涂抹粘合劑,將兩件產品粘接在一起;
④將粘接在一起的產品放入壓力燒結爐內進行加壓燒結,第一次升溫加壓,升溫至450~550℃,加壓0.5Mpa,升至目標溫度和壓力值后保溫1小時;
第二次升溫加壓,升溫至900~1000℃,加壓1Mpa,升至目標溫度和壓力值后保溫1小時;
第三次升溫加壓,升溫至1240~1340℃,加壓3Mpa,升至目標溫度和壓力值后保溫0.5小時。
⑤待壓力燒結爐降溫去壓至常溫常壓,取出燒結在一起的產品,首先進行高度測量,確保高度符合加工要求后,再對產品進行磨削加工,加工至規定尺寸。
優選的,步驟①和步驟②中的打磨采用精磨加工的方式,保證對接面的表面粗糙度Ra為0.4~1.6,對接面的接觸面積在95%或以上。對接面的接觸面積越高,燒結過程中出現內部缺陷的風險越小,而表面粗糙度的值越大,表面越粗糙,會造成對接面的接觸面積降低,達不到要求,但是表面粗糙度的值越小,表面過于光滑,會導致對接面因摩擦力太小難以粘接在一起。因此對表面粗糙度和接觸面積設有上述的工藝要求,而采用精磨加工的方式可以實現將對接面的表面粗糙度精磨至Ra為0.4~1.6。
優選的,步驟②中對彌補用硬質合金的高度為8mm~12mm。這樣可以預留夠足夠的加工尺寸,避免經磨削加工后又存在高度不足的問題。
優選的,步驟③中粘合劑為502膠水。成本低,使用方便,可以實現粘接的要求。
優選的,步驟④中的第一次升溫加壓升溫至500℃,第二次升溫加壓升溫至960℃,第三次升溫加壓升溫至1340℃。通過試驗,在這樣的燒結升溫溫度下,燒結后的效果最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恒成硬質合金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恒成硬質合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877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