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輪轂立體識別碼的識別與定位方法及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48051.3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74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崔家林;練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3B41/00 | 分類號: | B23B41/00;B23B47/00;B23Q15/22;B23Q17/24;B07C5/342;B07C5/36;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寧波甬致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315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輪轂 立體 識別碼 識別 定位 方法 及其 裝置 | ||
1.一種汽車輪轂立體識別碼的識別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處理步驟:
S1.采用激光傳感器掃描汽車輪轂一周得到含有雜波干擾波形信號的原始信號波形并傳輸給處理器進行處理;
原始信號波形表示公式為:
其中,為原始信號波形,為無干擾立體識別碼信號波形,為高斯白噪聲,為信號的序列編號;
S2.處理器先對原始信號波形進行濾波去噪處理后得到輪轂數據波形;濾波去噪處理具體為:
S21.原始信號波形為有限長序列,且該的濾波長度為S,然后采用長序列重疊保留法對原始信號波形將輸入數據進行分段,分成m段,每段長度為L;
S22.將分段后的輸入數據塊進行離散傅里葉變換,離散傅里葉變換公式為:
其中,L表示輸入信號的數據塊長度,m為數據塊編號;
S23.接著將S22中得到的m數據塊的頻譜進行數字低通濾波處理,得到;
是理想低通濾波器的頻譜;
S24.利用離散傅里葉反變換公式,計算出濾波后的數據塊;
其中,設定輸入數據塊的點數為L=N+M-1,每個數據塊包括M-1個前一數據塊的數據點,后接N個新數據點以組成長度為L=N+M-1的數據序列,為滿足L點離散傅里葉變換的運算需求,通過補M-1個零點數據來增加數字低通濾波處理時的響應長度;
S25.最后將離散傅里葉反變換的獲得的數據拼接組合,處理得到一組抑制噪聲干擾后的輪轂數據波形;
S3.對S2處理得到的輪轂數據波形濾波處理得到基準波形;然后將輪轂數據波形與基準波形進行數據擬合來進行偏心矯正處理,得到偏心矯正后的第一數據波形;
S4.根據S3的第一數據波形進行立體識別碼的定位和立體識別碼編碼提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輪轂立體識別碼的識別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驟對輪轂數據波形的處理具體包括:
S31.將S2步驟處理得到的輪轂數據波形采用漢寧窗濾波處理得到去除了輪轂模具接縫和立體識別碼的基準波形,公式為:
其中,為漢寧窗函數,其公式為:
其中,為矩形序列,為漢寧窗寬度;
S32.將S31步驟得到的基準波形與輪轂數據波形相減擬合來提取輪轂側壁立體識別碼的波形區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輪轂立體識別碼的識別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驟關于立體識別碼的定位和立體識別碼編碼提取具體包括:
S41.采用移動窗口累加和算法對第一數據波形進行數據處理,處理得到輪轂轉動A圈的立體識別碼定位數據波形,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為輪轂數據波形和基準波形數據的差,為窗口寬度,為求取絕對值函數;
S42.根據S41處理得到的立體識別碼定位數據波形獲得立體識別碼的起始位,中間位和終點位,然后,根據立體識別碼的起始位可以計算得到立體識別碼的定位角度,定位角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A為輪轂旋轉圈數,為編碼的長度;
S43.所述汽車輪轂上的立體識別碼包括左編碼和右編碼,左編碼的定位公式為:
其中為左編碼的定位坐標,為左編碼長度,;
右編碼的定位公式為:
其中,為右編碼定位坐標,為右編碼長度,;
S44.依據左編碼的位置和右編碼的位置以及編碼的位數T來對左編碼和右編碼進行提取,先設定閾值,識別碼的編碼為,,設定編碼對應波形的幅度值為;
左編碼的計算公式為:
右編碼的計算公式為:
。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未經浙大寧波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805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