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秸稈降解產物制備培養基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48023.1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905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高星愛;李忠和;張永鋒;王鑫;解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22 | 分類號: | C12N1/22 |
| 代理公司: | 長沙智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段芳萼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秸稈 降解 產物 制備 培養基 方法 | ||
1.一種秸稈降解產物制備培養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體步驟:
S1:秸稈發酵液的制備:
S11:以腐熟好的秸稈、樹葉等廢棄物腐爛的腐植土作為菌株來源,一并放入到塑料袋中,封口,置于3℃-5℃溫度條件下的冰箱內保存,備用;
S12:將0.5%的玉米秸稈作為碳源分別加入多個100mL的液體培養基中,并在該培養基中放入濾紙條,并對該培養基滅菌消毒;
S13:在滅菌消毒后的培養基中加入10%的S11中的腐殖土,常溫靜止培養,直至培養基中的濾紙條完全降解,得到培養液;
S14:取5%培養液進行轉接,重復此過程進行連續繼代培養,淘汰掉降解能力較弱的培養物,得到降解能力較強的剩余培養物,重復轉接幾代后,得到1組復合微生物秸稈降解菌劑;
S15:以秸稈作為發酵底物,對上述得到的復合微生物秸稈降解菌劑進行發酵,得到秸稈發酵液;
S2:產絮菌的制備:
S21:從污水池不同位置取2mL污水樣品,分別加入98mL液體培養基中,在溫度為30℃,150r/min搖床振蕩的條件下培養1d,獲取富集培養液;
S22:將上述富集培養液用無菌水稀釋到10-6后,取0.1mL分別涂布于固體培養皿上,培養48 h后,選擇表面呈現光滑且帶有黏性的單菌落,并采用平板劃線法對其進行分離,得到菌株;
S23:將上述得到的菌株接入100mL的標準發酵培養基中培養,得到發酵液,并對該發酵液中的菌株進行初選;
S24:菌株復選:在100mL的標準發酵培養基中接入初篩所獲得的菌株,在25℃-30℃的篩選溫度與150r/min搖床震蕩的條件下對其進行72h的培養,得到菌液,使用菌液對污水處理后的絮凝率作為指標,篩選出效果明顯且效率高的絮凝菌株;
S3:將S15中得到的秸稈發酵液用離心機離心,去除培養液里面殘留的纖維素降解菌體,以得到秸稈發酵液作為產絮菌的培養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秸稈降解產物制備培養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1中的周邊土壤選自公主嶺、吉林、長春中的某一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秸稈降解產物制備培養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3中,對發酵液中的菌株進行初選的具體步驟為:
S231:取髙嶺土4g, CaCl2 0.2g,蒸餾水1L混勻制成4%高嶺土懸浮液;
S232:向量筒內加入98ml高嶺土懸浮液,再加入2mL發酵液,將量筒上下顛倒5-8次,靜置觀察;
S233:篩選出能使高嶺土懸浮液中出現顆粒狀沉淀的菌株作為初選菌株。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秸稈降解產物制備培養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離心機的離心條件為6000r/min,離心時間10-15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未經吉林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802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