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砷金精礦的整體利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46777.3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05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平;王義鳳;丁西耀;呂獻華;徐文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一元再生資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3/18 | 分類號: | C22B3/18;C22B3/04;C22B3/22;C22B11/08;C22B30/04;B01J20/26;B01D15/08;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興智翔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蔣常雪 |
| 地址: | 3342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砷金 精礦 整體 利用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砷金精礦的整體利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將金礦進行破磨和酸化;(2)將經破磨和酸化的金礦進行細菌預氧化,在該細菌預氧化體系中加入砷吸附劑;(3)進行濃密處理,得到上浮層、清液和底流;(4)將底流進行中和與氰化浸出,進行金的回收;(5)從所述上浮層回收砷。對含砷金精礦中的砷能夠選擇性吸附且同時能夠避免發生劫金行為。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冶煉技術領域,特別是濕法冶金技術領域,更具體涉及含砷金精礦的整體利用方法,特別涉及從含砷金精礦、特別是含硫砷難處理金礦回收金并將砷進行資源化處理的方法。
背景技術
含砷金礦石如含砷金精礦公認是難處理金礦類型,但同時也是處理量最大、可回收經濟價值最高的金礦石。我國含砷金礦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等地區。含砷金礦石處理的難點在于金礦物與含砷礦物(主要是毒砂)以及黃鐵礦密切共生,金以微細粒狀分布,常被包裹在毒砂和黃鐵礦中,或存在于其單個晶體之間,造成金的選別難度增大,同時金精礦中含砷量高,金的回收率低,也不利于后續的冶金工作。目前,國內外許多學者對毒砂和含金硫化礦的分選進行了大量研究,含砷金礦浮選分離是含金硫化礦與砷礦物浮選分離的主要體現。毒砂與含金硫化礦物分選的研究重點在于浮選藥劑的選擇與浮選工藝的研究。目前,國內外對金的選礦方法主要有重選法、混汞、浮選、氰化法,此外還有磁選、電選等,但最重要的是前四者,并多采用多種聯合方法或是選冶聯合流程以提高金回收率及品位。氰化法屬于濕法冶金工藝,由于其經濟效益好,工藝成熟和礦石適應性廣等優勢而成為目前黃金生產的主流方法。
目前很多研究和實踐都集中在利用生物冶金技術來處理金礦,尤其是含硫砷難處理金礦,強化細菌氧化含硫砷金礦,尋找強化浸出的方法,將是實現工業化的關鍵步驟。金屬礦物的浸出速度和浸出介質中細菌的濃度成正比,提高礦物的浸出速度,其必要條件是確保細菌快速生長繁殖。在細菌浸出含硫砷難處理金礦過程中要做到這一點的重要條件就是降低浸出液中砷的毒性物質As3+和As5+、特別是毒性特別強的As3+,給細菌提供一個快速繁殖的良好環境。
CN102943175A公開了一種強化含砷金礦細菌預氧化的方法,有兩種添加劑(添加劑分別為硝酸銀和硫酸鐵或硝酸鐵),應用時配成缺氯9K溶液,使溶液中Ag(I)和Fe(Ⅲ)的濃度分別達到0.005~0.05g/L和1~10g/L,然后將含砷金礦配加到該溶液中,最后接一定量的菌液到該體系中進行細菌預氧化。在Ag(I)和Fe(Ⅲ)協同作用下,含砷金礦的細菌氧化率可達到90%以上,而且氧化時間大幅縮短。
CN1118378A公開了利用細菌對難選冶含金礦石或精礦預氧化,氧化后的殘渣用常規的氰化法提金的一項新技術,細菌是以氧化亞鐵硫桿菌為主的混合菌,氧化時礦漿濃度20-40%,溫度30-45℃,用OK培養基,氧化1-4天,之后用常規的氰化法提金,金回收率可達90-95%。
CN101070566A公開了一種含有原生硫化物包裹金的氰化尾礦提金工藝方法,首先利用浮選方法分離富集氰化尾礦中含有包裹金的原生硫化物,然后將含包裹金的硫化物精礦在塔式磨浸機中超細磨,超細磨后進入強化堿浸攪拌槽進行堿性常溫常壓強化預氧化,預氧化完成后往礦漿中加入CaO乳調漿,調漿后進入氰化浸出作業,高效提金。
CN102560110A公開了一種低品位難選冶含金礦石或精礦生物預氧化處理工藝,它是將低品位難選冶金精礦裹到支撐礦石顆粒表面,經過生物堆浸預氧化,對渣進行水洗篩分,大顆粒的返回補充支撐物料,將包裹金精礦預氧化渣進行氰化提金的一種新工藝,細菌主要是以氧化亞鐵硫桿菌、氧化硫硫桿菌和氧化亞鐵螺旋菌為主的混合菌,溫度為30-45℃;精礦粒度為80~400目,支撐礦石粒度10-30mm,精礦包裹厚度<2mm;預氧化周期30~90天,預氧化率提高到50-70%,金回收率達到80~9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一元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未經江西一元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677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