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生物發酵技術制備臭椿苦酮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45693.8 | 申請日: | 2018-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208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四旺;王靜;王文;行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493/10 | 分類號: | C07D49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于躍 |
| 地址: | 710032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生物 發酵 技術 制備 臭椿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生物發酵技術制備臭椿苦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預處理:將干燥的臭椿果、臭椿樹皮、臭椿根皮、臭椿樹枝、臭椿葉、臭椿花、臭椿種子或中藥材椿皮中的一種或幾種粉碎,得底物;(2)發酵:將適量的生物發酵劑與步驟(1)制備的底物混合后,加入適量體積分數為10?40%乙醇溶液,調pH值至5.5?8.2,發酵溫度為38?65℃;發酵8?48小時后,過濾得發酵液,經濃縮得發酵物;(3)提取:步驟(2)得到的發酵物經色譜分離或色譜分離與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相結合的方法得到臭椿苦酮粗品。
本發明是中國專利申請號:201811085633.1的分案申請,原申請的申請日為 2018年9月18日,優先權日為2018年2月13日,原申請的發明名稱為臭椿苦酮、晶型、衍生物及制劑、制備方法和作為抗病毒藥物的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生物發酵技術制備臭椿苦酮的方法。
背景技術
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在我國除黑龍江、吉林、新疆、青海、寧夏、甘肅和海南外,各地均有分布;其主要標準中藥材是椿皮(別名臭椿、臭椿皮、椿根皮、椿白皮、苦椿皮、樗白皮、樗根皮等),系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全年均可剝取,曬干,或刮去粗皮曬干;性寒,味苦、澀;具有清熱燥濕,收斂止帶,止瀉,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赤白帶下,濕熱瀉痢,久瀉久痢,便血,崩漏。其他部位如臭椿果[別名鳳眼草,為苦木科臭椿屬臭椿A.altissima(Mill.)Swingle的果實]、臭椿樹皮、臭椿樹枝、臭椿葉、臭椿花也具有較為廣泛的藥理作用和重要的藥用價值。椿皮即根皮含臭椿苦酮(亦稱臭椿酮)、苦楝素、鞣質、赭樸吩等;臭椿樹皮含臭椿苦酮、臭椿苦內酯、乙酰臭椿苦內酯、苦木素、新苦木素等;果實中的種子含油約35%及2,6-二甲氧基醌、臭椿苦酮、臭椿內酯、查杷任酮、苦木素等;葉含異懈皮甙、維生素C等。
臭椿苦酮(Ailanthone),又稱臭椿酮或樗白皮苦酮,屬于一種五環二萜內酯類化合物,其結構為:研究表明,臭椿苦酮具有多種生物學活性,例如抗菌、抗瘧疾、抗腫瘤等。目前現有技術對臭椿苦酮研究較少,報道的制備方法是直接對臭椿樹皮進行提取,提取率不足0.1%;這極大地限制了臭椿苦酮藥理活性的進一步研究。由于上述藥源問題,尚未見關于臭椿苦酮晶型、制劑或其衍生物制劑的報道,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公開一種生物發酵綜合技術用于從椿皮和/或臭椿的果實、種子、樹枝、樹葉、花等臭椿屬植物其他部位提取和純化臭椿苦酮的方法,該方法工藝簡便,而且臭椿苦酮提取率高達3%以上;在此基礎上,通過重結晶手段得到一種理化和藥理性質優異的臭椿苦酮晶型I;此外,本發明還公開了臭椿苦酮、晶型、衍生物的制劑及其對乙肝病毒、輪狀病毒、諾沃克病毒、星狀病毒、腸腺病毒和流感病毒等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實驗,結果表明臭椿苦酮、晶型I、衍生物及其制劑有望被開發用于制備治療上述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藥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首先提供一種生物發酵綜合技術用于從椿皮、和/或椿皮的果實等臭椿屬植物其他部位提取和純化臭椿苦酮原料的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臭椿苦酮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預處理:將干燥的臭椿果、臭椿樹皮、臭椿根皮、臭椿樹枝、臭椿葉、臭椿花、臭椿種子或中藥材椿皮中的一種或幾種粉碎,得底物;
(2)發酵:將適量的生物發酵劑與步驟(1)制備的底物混合后,加入適量體積分數為10-40%乙醇溶液,調pH值至5.5-8.2,發酵溫度為38-65℃;發酵8-48 小時后,過濾得發酵液,經濃縮得發酵物;
(3)提取:步驟(2)得到的發酵物經色譜分離或色譜分離與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相結合的方法得到臭椿苦酮粗品。
任選包括步驟(4)精制:將步驟(3)得到的臭椿苦酮粗品經重結晶得到臭椿苦酮純品。
步驟(1)中所述的粉碎優選粉碎至10-24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陜西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569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