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模組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45615.8 | 申請日: | 2020-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659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葛騰飛;戴其兵;李文齊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G06F3/044;H04M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遠明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模組 | ||
本申請提供一種顯示模組,其包括觸控顯示區,觸控顯示區設置有觸控結構層,觸控結構層包括多個第一觸控電極和多個第二觸控電極。顯示模組包括指紋結構層和短接單元,指紋結構層集成在觸控結構層上,指紋結構層包括多個第一指紋識別電極和多個第二指紋識別電極;短接單元包括至少一第一短接電路和至少一第二短接電路,第一短接電路用于將至少兩個第一指紋識別電極短接形成第一觸控電極,第二短接電路用于將至少兩個第二指紋識別電極短接形成第二觸控電極。本申請在不影響指紋識別功能的前提下,有效實現了指紋識別模塊所在顯示區域的觸控功能,解決了顯示屏觸控死區無法實現觸控功能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顯示模組。
背景技術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手機等顯示設備逐漸向高屏占比的全面顯示方向發展。
隨著手機屏占比的不斷增加,指紋識別技術也得到不斷的發展。為了提高屏占比,現有的指紋識別模塊一般置于顯示屏下方,使得指紋識別模塊所在的顯示區域為觸控死區,進而導致該區域的觸控功能無法實現。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顯示模組,以解決因顯示屏指紋識別模塊所在的顯示區域為觸控死區,進而導致該區域無法實現觸控功能的技術問題。
本申請提供一種顯示模組,其包括觸控顯示區,所述觸控顯示區設置有觸控結構層,所述觸控結構層包括多個第一觸控電極和多個第二觸控電極,所述顯示模組包括:
指紋結構層,所述指紋結構層集成在所述觸控結構層上,所述指紋結構層包括多個第一指紋識別電極和多個第二指紋識別電極;以及
短接單元,所述短接單元包括至少一第一短接電路和至少一第二短接電路,所述第一短接電路用于將至少兩個所述第一指紋識別電極短接形成所述第一觸控電極,所述第二短接電路用于將至少兩個所述第二指紋識別電極短接形成所述第二觸控電極。
在本申請的顯示模組中,所述指紋結構層包括多個第一電極走線,所述第一電極走線一一對應電性連接于一所述第一指紋識別電極;
所述第一短接電路包括至少一第一控制信號線和多個第一開關管,每一所述第一開關管包括柵極、源極和漏極,每一所述第一開關管的柵極電性連接至對應的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線,每一所述第一開關管的源極和漏極一一對應電性連接于一所述第一電極走線。
在本申請的顯示模組中,所述指紋結構層包括多個第二電極走線,所述第二電極走線一一對應電性連接于一所述第二指紋識別電極;
所述第二短接電路包括至少一第二控制信號線和多個第二開關管,每一所述第二開關管包括柵極、源極和漏極,每一所述第二開關管的柵極電性連接至對應的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線,每一所述第二開關管的源極和漏極一一對應電性連接于一所述第二電極走線。
在本申請的顯示模組中,所述短接單元包括一信號控制模塊,所述信號控制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于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線;
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線電性連接于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線。
在本申請的顯示模組中,所述短接單元包括兩個信號控制模塊,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線和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線的數量均為一條;
一所述信號控制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于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線,另一所述信號控制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于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線。
在本申請的顯示模組中,所述第一開關管為P型晶體管或N型晶體管;
所述第二開關管為P型晶體管或N型晶體管。
在本申請的顯示模組中,所述顯示模組還包括觸控控制芯片,所述觸控控制芯片包括至少一第一觸控信號端和至少一第二觸控信號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56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