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植物白粉病的綠色防治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45459.5 | 申請日: | 2020-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51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吉沐祥;王曉琳;彭燕瓊;楊波;周會云;王沖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徐州正本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61/00 | 分類號: | A01N61/00;A01N63/22;A01N43/16;A01P3/00;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蘇秋麗;王云 |
| 地址: | 2124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植物 白粉病 綠色 防治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植物白粉病的綠色防治方法,屬于植物病害防治技術領域。該方法首先用溫水與木醋液的混合溶液進行噴霧防病,5~7h后,用芽孢桿菌類微生物殺菌劑與幾丁聚糖的混合溶液進行噴霧防病。本發明防治方法于植物白粉病發病初期進行處理,能夠高效控制大棚草莓和葡萄白粉病的發生危害,防止使用化學農藥的抗藥性和果品農藥殘留風險,利于生產出綠色高品質果品,對實現果樹綠色提質增效具有重要意義,應用前景廣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病害防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植物白粉病的綠色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白粉病是植物生產中常發的重要病害之一,發生嚴重時病葉率達45%以上,結果植物的病果率可達50%以上,嚴重影響果樹產量和品質。白粉病菌在植物體表外生長、繁殖,為害方式是其菌絲形成球狀或指頭狀吸器,伸入植物體表面細胞,吸取植物營養,導致植物營養不良而不能正常生長、開花和結果。白粉病菌不同尋常的特點是喜濕卻又耐旱,發生嚴重時,病葉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減產幅度可達50%左右。目前,對果樹白粉病主要是采用化學藥劑進行噴霧防治,易造成農藥殘留超標。因此,對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技術進行研究十分必要。近幾年來,木霉、枯草芽孢桿菌、解淀芽孢桿菌等生物防治藥劑得到了廣泛研究。目前用于防治果樹病害綠色安全的生物藥劑主要是活體微生物農藥、部分植物源農藥和部分農用抗生素,相較于化學農藥大部分生物農藥見效慢、防效差,特別是對環境安全的活體微生物農藥其主要用于預防病害的發生,在病害發生后的防治效果相對較差。因此,對果樹白粉病的發生亟需開發一種快速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
隨著人們對農產品安全性和品質要求的提高,環保意識的增強,減少化學農藥,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已成為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植物白粉病的綠色防治方法,能夠高效控制白粉病的發生危害,防止使用化學農藥的抗藥性和果品農藥殘留風險,利于生產出綠色高品質果品。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植物白粉病的綠色防治方法,首先用溫水與木醋液的混合溶液進行噴霧防病,5~7h后,用芽孢桿菌類微生物殺菌劑與幾丁聚糖的混合溶液進行噴霧防病。
所述植物白粉病的綠色防治方法,所述溫水的溫度為50-55℃,木醋液為木醋液原液1000倍液,質量比為1000∶1。
所述植物白粉病的綠色防治方法,所述芽孢桿菌類微生物殺菌劑為多粘類芽孢桿菌微生物殺菌劑或枯草芽孢桿菌微生物殺菌劑中的一種或兩種的混合物。
所述植物白粉病的綠色防治方法,所述芽孢桿菌類微生物殺菌劑為1000億CFU/g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幾丁聚糖為0.5%幾丁聚糖水劑300倍液,質量比為5∶3。
所述植物白粉病的綠色防治方法,所述芽孢桿菌類微生物殺菌劑為5億CFU/g多粘類芽孢桿懸浮劑300倍液,幾丁聚糖為0.5%幾丁聚糖水劑300倍液,質量比為1∶1。
有益效果: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包括:
本發明利用生物組合制劑替代傳統化學農藥對植物白粉病的防治,不但高效,而且無農藥殘留,生態環保,能夠提高果品安全品質,適于植物綠色或有機食品,從而增加植物種植的經濟效益。防治效果遠高于木醋酸、芽孢桿菌類微生物殺菌劑和幾丁質糖單獨使用時的防治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為了研究本發明植物白粉病的綠色防治方法的效果,選擇草莓和葡萄進行防治效果的研究,具體操作過程和實驗結果如下所示。(除非特別說明,本發明所述的%為質量百分比。)
一、材料來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徐州正本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徐州正本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545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