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降鉻型水泥助磨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544593.3 | 申請日: | 2020-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176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熊玉蘭;韓禮;張沖;吳小波;楊秀蘭;李英;周文;秦詩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眉山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4/12 | 分類號: | C04B24/12;C04B103/5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蕪湖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降鉻型 水泥 助磨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降鉻型水泥助磨劑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硫酸亞鐵和降鉻型水泥助磨劑,由于暴露于空氣中,硫酸亞鐵和降鉻型水泥助磨劑均會逐漸被氧化,進而影響降鉻效果,并且存在對使用溫度要求嚴格的技術問題。其制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組分:醇胺10?20份;無機鹽5?15份;有機酸2?20份;水45?83份。本發(fā)明制得的降鉻型水泥助磨劑,不僅具有助磨劑本身的助磨效果,而且抗氧化性強,適合長期存放,可以避免存放被氧化而影響到降鉻效果;成品為均勻溶液,可以避免沉淀積聚易出現堵泵現象;且耐高溫性能優(yōu)異,能很好地適應水泥工況溫度的變化;生產工藝簡單,易于操作和進行質量控制,具有明顯的技術優(yōu)勢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泥助磨劑,具體涉及一種降鉻型水泥助磨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水泥是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性材料,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建設與民用建筑,水泥中水溶性六價鉻主要由原材料中石灰石、鐵尾礦、硅鋁質材料、混合材及耐火材料等帶入,由于六價鉻具有強氧化性、腐蝕性,長期接觸會造成“皮膚濕疹”,大量攝入甚至會導致癌癥、突變等不良后果。在長期雨水沖淋的環(huán)境下,還會造成地下水質、土壤鉻污染,產生鉻中毒的隱患。
為控制水泥中水溶性六價鉻含量,減少對人體傷害及環(huán)境污染,國家于2015年9月11日發(fā)布了強制性標準GB 31893—2015《水泥中水溶性鉻(Ⅵ)的限量及測定方法》,2016年l0月1日實施。標準中限定水泥水溶性鉻(Ⅵ)含量不大于10.00mg/kg。新標準出臺后,部分水泥企業(yè)受自采石灰石、硅鋁質資源及外購冶煉廢渣鉻含量較高影響,現有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成本上升,生產組織被動。
為達到水泥降鉻的效果,市場上一般采用單獨硫酸亞鐵或者加入降鉻型水泥助磨劑來進行降鉻。
硫酸亞鐵如果長期暴露于空氣中,硫酸亞鐵會逐漸氧化影響降鉻效果,且對水泥粉磨工藝中存在的高溫特別敏感,80℃時降鉻效果明顯降低,采用單獨加入硫酸亞鐵的方法對使用溫度要求嚴格。
采用加入降鉻型水泥助磨劑的方法,其應用效果相對較好,但其無法解決原材料相容性問題,其是經乳化制成的懸浮液,靜置一定時間后會自然沉降而產生沉淀,降鉻效果會明顯降低,且沉淀積聚易出現堵泵影響生產。并且,與硫酸亞鐵相似,暴露于空氣中會逐漸氧化影響降鉻效果,且對水泥粉磨工藝中存在的高溫特別敏感,對使用溫度也同樣要求嚴格。
本申請人發(fā)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技術問題:
1、現有技術中的硫酸亞鐵和降鉻型水泥助磨劑,由于暴露于空氣中,硫酸亞鐵和降鉻型水泥助磨劑均會逐漸被氧化,進而影響降鉻效果,并且存在對使用溫度要求嚴格的技術問題;
2、現有技術中的降鉻型水泥助磨劑,靜置一定時間后會自然沉降而產生沉淀,不僅降鉻效果會明顯降低,而且沉淀積聚易出現堵泵影響生產。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降鉻型水泥助磨劑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硫酸亞鐵和降鉻型水泥助磨劑,由于暴露于空氣中,硫酸亞鐵和降鉻型水泥助磨劑均會逐漸被氧化,進而影響降鉻效果,并且存在對使用溫度要求嚴格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的諸多技術方案中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能產生的諸多技術效果詳見下文闡述。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降鉻型水泥助磨劑,其制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組分:醇胺10-20份;無機鹽5-15份;有機酸2-20份;水45-83份。
進一步的,各組分的重量份分別為:醇胺12-18份;無機鹽8-12份;有機酸10-15份;水55-70份。
進一步的,各組分的重量份分別為:醇胺15份;無機鹽10份;有機酸12份;水63份。
進一步的,所述醇胺為三乙醇胺、三異丙醇胺、二乙醇單異丙醇胺或一乙醇二異丙醇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眉山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眉山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459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