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往復式過濾刮泥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44518.7 | 申請日: | 2020-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591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白章;熊波;徐超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眾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06 | 分類號: | B01D21/06;B01D21/24;B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吳彩鳳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黃***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往復 過濾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往復式過濾刮泥設備,包括匯集筒和位于匯集筒內的轉盤。本發明中,將大中型沉淀池底部的污泥聚集槽替換成本設備,本設備包括匯集筒,匯集筒內設置轉盤,轉盤上設置周向均勻分布的圓柱回轉體,圓柱回轉體的外表壁且位于轉盤的上部設置軸向排列分布的鰭型板,圓柱回轉體的外表壁為位于排列分布的鰭型板的兩側開設對稱分布的弧形導泥槽,其中圓柱回轉體為彈性擺動設置,轉盤的上端面接觸沉淀的污泥,鰭型板起到根據匯集筒內污泥含水量大小來控制圓柱回轉體擺動和復位的作用,當含水量小時,弧形導泥槽從污泥層底部刮泥并將其分離導入轉盤的下部,便于排污泵排出,反之弧形導泥槽處于閉合狀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沉淀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往復式過濾刮泥設備。
背景技術
污水中含有混合雜物,污水通常通過處理后才能排放,其中污水中含有污泥,在污水處理的過程中,和污水接觸的表面會出現污泥堆積的現象,比如,污水沉淀池,污水過濾桶等,由此需要使用刮泥設備進行清理;
目前,污水沉淀池的池底通常堆積大面積的污泥,需要借助刮板設備進行刮泥操作,其刮泥的目的是將大面積覆蓋的污泥刮至位于中心部位的污泥槽中,然后通過氣動泵將污泥排出至外部,上清水通過沉淀池的頂部排出;由于此類沉淀池中的刮泥設備覆蓋半徑大,刮泥的過程中,會在池底部產生旋流,使得進入污泥槽中的污泥濃度降低,污泥中的含水量增大,由此通過氣壓排污泵排出的污泥含水量大,增大后續污泥壓濾機的工作量;假如等待污泥槽內的污泥沉淀后啟動排污泵,此時污泥聚集濃縮程度高,流動性差,進而會增大排污泵的負載,甚至會導致排污泵損壞。
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往復式過濾刮泥設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大中型污泥沉淀池池底部的污泥在排出的過程中,污泥中含水量大的問題以及采用沉淀的方式排污時導致的容易污泥流動性差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往復式過濾刮泥設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往復式過濾刮泥設備,包括匯集筒和位于匯集筒內的轉盤,所述匯集筒的頂部設置有一體式錐形套,該錐形套內固定設置有位于轉盤上部的十字分隔板,所述轉盤上貫穿開設有周向均勻分布的矩形孔一,該矩形孔一的長度方向相對轉盤為徑向分布,所述矩形孔一內轉動連接有圓柱回轉體,該圓柱回轉體上的回轉軸和矩形孔一內沿著長度方向的兩個側壁固定連接,所述圓柱回轉體的外表壁和矩形孔一的內表壁構成密封配合,所述圓柱回轉體內開設有和回轉軸同軸心分布的腔體,所述回轉軸上且位于腔體內套設有雙向扭簧,所述圓柱回轉體的直徑大于轉盤的厚度,所述圓柱回轉體的外表壁且位于轉盤的上部固定設置有鰭型板,該鰭型板沿著圓柱回轉體的軸線方向均勻分布,所述圓柱回轉體的外表壁且位于鰭型板的兩側開設有對稱分布的弧形導泥槽,兩個弧形導泥槽相鄰且遠離鰭型板的一端連通,所述十字分隔板的底部開設有和鰭型板配合使用的缺口,所述轉盤的底部固定設置有傳動軸,該傳動軸的底部貫穿匯集筒的底部,所述匯集筒的外表壁且靠近底部固定設置有污泥管。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位于所述圓柱回轉體兩端且相鄰的兩個鰭型板之間固定連接有和圓柱回轉體同軸心分布的圓弧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轉盤的上端面且位于相鄰的兩個矩形孔一之間開設有矩形孔二,所述矩形孔二內兩個側壁之間轉動連接有降阻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降阻輥的外周邊開設有周向均勻分布的V型槽,該V型槽的長度方向和降阻輥的軸線方向相同。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位于所述十字分隔板上每個立板的頂部固定設置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頂部開設有引流水道,所述引流水道的底部延伸至缺口內。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眾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北眾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451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