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水平井的固完井方法和管串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544381.5 | 申請日: | 2020-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030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姚輝前;李富平;趙聰;李振;張冠林;梁曉陽;白園園;段風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德州大陸架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13 | 分類號: | E21B33/13;E21B3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華聯(lián)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賈悅;劉華聯(lián)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水平 固完井 方法 | ||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水平井的固完井方法和管串。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包含注水泥器的管串下入到所述水平井內,使得所述注水泥器位于所述水平井的水平井段的薄弱地層附近,使所述注水泥器的通向環(huán)空的注水泥通道打開,以向所述薄弱地層與所述管串之間的環(huán)空注入水泥漿。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確保油氣井的開采,對于致密油氣藏及頁巖氣的采集來說是尤其有利的。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水平井固完井一體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水平井的固完井方法。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用于固完井的管串。
背景技術
目前,為了提高致密油氣藏及頁巖氣單井產量及開采效率,通常采用各種儲層改造技術,以在井筒內建立大泄流通道,進行增產舉措。但是,對于水平井段的頂部鄰近高壓水層、漏失層或多壓力體系儲層等復雜儲層的情況來說,如果進行大排量壓裂造縫儲層改造施工作業(yè),就極易連通水層、漏失地層或其他壓力體系儲層。這會造成井筒水淹、油氣進入漏失層或破壞開采壓力體系等問題,從而大幅降低油氣井的開采效率。
在現(xiàn)有技術中,一般在整個井眼環(huán)空內填充水泥漿來進行固井,以避免上述情況的發(fā)生。然而,這種操作的成本很高。尤其是,用于開采致密油氣藏及頁巖氣的井眼通常為深井或超深井,并且容易具有薄弱地層。如果在整個井眼環(huán)空內填充水泥漿,那么所耗費的時間和材料成本將會非常高。這種高成本嚴重阻礙了對目前對致密油氣藏及頁巖氣的開采。
因此,需要一種能夠有效開采油氣井、尤其是致密油氣藏及頁巖氣的方法。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用于水平井的固完井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確保油氣井的開采,對于致密油氣藏及頁巖氣的采集來說是非常有利的。本發(fā)明還提出了一種用于實現(xiàn)上述方法的水平井的固完井的管串。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種用于水平井的固完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包含注水泥器的管串下入到所述水平井內,使得所述注水泥器位于所述水平井的水平井段的薄弱地層附近,使所述注水泥器的通向環(huán)空的注水泥通道打開,以向所述薄弱地層與所述管串之間的環(huán)空注入水泥漿。
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在且僅在水平井段的薄弱地層處有效形成支護,以避免這部分地層在隨后的作業(yè)過程中出現(xiàn)漏失等問題。與現(xiàn)有技術中的整個井眼用水泥漿固井的方法相比,這種方法的成本要小得多。由此,有利于確保油氣井的開采。尤其是對于致密油氣藏及頁巖氣的采集來說,這種方法能夠在確保安全、有效地進行開采的同時大幅降低作業(yè)成本。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管串包括位于所述注水泥器下方的裸眼封隔器,在所述管串下入到所述水平井內之后且在通過所述注水泥器向所述環(huán)空注入水泥漿之前,使所述裸眼封隔器在所述水平井段內坐封。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通過所述注水泥器向所述環(huán)空環(huán)空注入水泥漿之后,關閉所述注水泥通道。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管串還包括送入鉆具,通過上提所述送入鉆具來關閉所述注水泥通道。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種用于水平井的固完井的管串,包括注水泥器,在所述管串下入到所述水平井內時,所述注水泥器位于所述水平井的水平井段的薄弱地層附近,所述注水泥器包括外筒和套設在所述外筒內的內筒,在所述外筒的側壁上構造有沿徑向方向貫穿所述外筒的注水泥通道,在第一狀態(tài)下,所述內筒覆蓋所述注水泥通道以封閉所述注水泥通道,在第二狀態(tài)下,所述內筒與所述注水泥通道錯開以打開所述注水泥通道,允許通過所述注水泥通道向薄弱地層與管串之間的環(huán)空注入水泥漿。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內筒的至少一部分沿軸向向下的方向移動以從第一狀態(tài)轉變?yōu)榈诙顟B(tài),和/或所述內筒的至少一部分沿軸向向上的方向移動以從第二狀態(tài)轉變?yōu)榈谝粻顟B(tà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德州大陸架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德州大陸架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438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有機廢水的處理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數據調度方法、設備和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