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建筑構筑物的間歇蓄冷空調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42474.4 | 申請日: | 2020-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94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英;郭志升;崔茁;賀龍彬;張瑤;孟慶賀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3/30;F24F11/89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趙敏玲 |
| 地址: | 266034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建筑 構筑物 間歇 空調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基于建筑構筑物的間歇蓄冷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機組、冷源、板式換熱器和輻射換熱器;制冷機組通過第一循環管路連通冷源,制冷機組通過第四循環管路與位于建筑構筑物內的輻射換熱器連通,第一循環管路通過第二循環管路連通板式換熱器,第四循環管路通過第三循環管路連通板式換熱器;其中,制冷機組的制冷溫度區間為15-2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建筑構筑物的間歇蓄冷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包括第一冷源和第二冷源,所述第一循環管路并聯第一冷源和第二冷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建筑構筑物的間歇蓄冷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源為冷卻塔,所述第二冷源為土壤源或水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建筑構筑物的間歇蓄冷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處理器、室內溫濕度監測元件、室外溫濕度監測元件和多個閥門,室內溫濕度監測元件和室外溫濕度監測元件均能夠與處理器通信,處理器能夠與多個閥門通信。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建筑構筑物的間歇蓄冷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環管路內的冷卻水能夠在制冷機組和冷源之間循環流動,所述第四循環管路內的冷卻水能夠在制冷機組和輻射換熱器之間循環流動;所述第一循環管路和所述第四循環管路均設置閥體以調整流量。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建筑構筑物的間歇蓄冷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環管路和所述第四循環管路均設有循環水泵。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建筑構筑物的間歇蓄冷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輻射換熱器采用毛細管盤或換熱管;輻射換熱器安裝在距離建筑構筑的圍護結構內表面。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建筑構筑物的間歇蓄冷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機組包括相連接的蒸發器、冷凝器、膨脹閥和壓縮機,蒸發器通過第四循環管路與位于建筑構筑物內的輻射換熱器連通,冷凝器通過第一循環管路與冷源連通。
9.一種基于建筑構筑物的間歇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基于建筑構筑物的間歇蓄冷空調系統,通過板式換熱器和輻射換熱器對建筑構筑物進行供冷。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基于建筑構筑物的間歇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夜間工作時間,空調系統停止運行,利用低谷電制取冷凍水循環冷卻建筑構筑物,將冷氣通過換熱輻射器蓄存在建筑構筑物中;
在日間工作時間,早間非正常工作時間時,室內溫濕度略低,不開啟空調制冷設備,通過蓄存在構筑物內的冷氣維持室內適宜的溫度,允許室內溫濕度在舒適范圍內的一定波動;
當室內負荷增加,溫度升高到空調控制點以上時,開啟制冷機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理工大學,未經青島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247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日式長崎蛋糕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草莓種植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