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職業性慢性苯中毒的甲基化標志物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41401.3 | 申請日: | 2020-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215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佃鵬;楊祥麗;林大楓;張志敏;李培茂;郭妍;張艷芳;張文;張乃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職業病防治院 |
| 主分類號: | C12Q1/6883 | 分類號: | C12Q1/688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魏少偉 |
| 地址: | 51802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職業性 慢性 苯中毒 甲基化 標志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職業性慢性苯中毒的甲基化標志物。本發明發現MT?CO1基因甲基化與職業性慢性苯中毒的發生有關,MT?CO1基因甲基化可作為職業性慢性苯中毒的效應生物標志物:病例組MT?CO1位點1甲基化水平(2.21±0.81%)小于對照組(3.0±1.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病例組MT?CO1位點2甲基化水平(2.31±0.96%)小于對照組(3.22±1.5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病例組MT?CO1位點平均甲基化水平(2.26±0.75%)小于對照組(3.10±1.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學領域中,一種職業性慢性苯中毒的甲基化標志物。
背景技術
苯是國際上公認的致血液毒性和癌癥的物質。苯中毒的主要作用機理是苯的代謝物在體內引起線粒體產生自由基增多造成氧化損傷,一些研究證明苯的血液毒性可能是受基因組DNA甲基化水平調節的。由于線粒體DNA缺乏組蛋白保護,其DNA損傷修復系統薄弱,對于氧化損傷的敏感性更高。
近5年來,據全國職業病報告顯示職業性慢性苯中毒(CBP)發病呈波浪式上升趨勢,苯及其苯系物主要經呼吸道吸入對機體血液系統造成損害,嚴重者會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并有學者發現苯暴露與肺癌發病相關。線粒體氧化損傷是苯暴露引起血液毒性的重要機制之一。最近研究提示,苯暴露可通過表觀遺傳學機制調控某些靶基因表達影響造血微環境,從而引發血液損害和腫瘤。表觀遺傳修飾的主要方式是DNA甲基化。線粒體DNA的甲基化修飾可能引起所編碼基因的異常表達,從而參與調節生理和病理過程。有研究發現與ATP合成相關的線粒體細胞色素c氧化酶亞單位I(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I,MT-CO1)甲基化與衰老、妊娠疾病及心臟病有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檢測苯中毒。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首先提供了檢測MT-CO1基因甲基化的物質在制備預測或輔助預測苯中毒產品中的應用。
所述檢測MT-CO1基因甲基化的物質為能特異檢測檢測MT-CO1基因甲基化的物質。
上述應用中,所述MT-CO1基因甲基化可為位點1和/或位點2的甲基化,所述位點1為線粒體標準序列NC_012920.1(NCBI,2014年10月31日更新)的6797核苷酸,所述位點2為線粒體標準序列NC_012920.1的6807核苷酸。
上述應用中,所述檢測MT-CO1基因甲基化的物質包括試劑1和/或試劑2,所述試劑1為由序列表中序列1和2所示的兩條單鏈DNA組成的引物對,所述試劑2為利用亞硫酸氫鹽處理DNA使DNA中非甲基化的胞嘧啶C轉化為尿嘧啶U的試劑(如亞硫酸氫鹽)。
上述應用中,所述檢測MT-CO1基因甲基化的物質還可包括測序所需的儀器和/或試劑。所述試劑可為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用于測序的單鏈DNA。
上述應用中,所述檢測MT-CO1基因甲基化的物質還可包括數據處理裝置,所述數據處理裝置用于依據MT-CO1基因甲基化情況預測苯中毒風險。
上述應用中,所述檢測MT-CO1基因甲基化的物質可以由所述試劑1、所述試劑2、所述測序所需的儀器和/或試劑與所述數據處理裝置組成,也可由其中至少一種組成。
所述檢測MT-CO1基因甲基化的物質,也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MT-CO1基因甲基化在作為苯中毒標志物中的應用,也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本發明還提供了預測或輔助預測苯中毒產品,所述產品為所述檢測MT-CO1基因甲基化的物質。
所述苯中毒可為慢性苯中毒,如職業性慢性苯中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職業病防治院,未經深圳市職業病防治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14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