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回收膽道支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41353.8 | 申請日: | 2020-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582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勇;陳亞斌;胡水全;陳艷軍;陳升陽;程冰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F2/04 | 分類號: | A61F2/04;A61F2/97;A61F2/966;A61M36/12 |
| 代理公司: | 鄭州豫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回收 膽道 支架 | ||
可回收膽道支架,包括覆膜支架和組合引流管,覆膜支架的前端為多孔引流頭,多孔引流頭上設置多個引流孔,覆膜支架內設置有引流通道和粒子通道;綜上所述,本發明通過分體結構可以實現近端和遠端插入方便,前端的多個引流孔可以方便引流,減小堵塞可能,在覆膜支架堵塞時可以通過十二指腸鏡經十二指腸乳頭夾持盤管部將本裝置拉出,因為覆膜支架的支撐塑性作用,在需要放置膽道支架管時可以通過十二指腸鏡重新插入新的膽道支架管,可以回收,方便重新插入,更換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回收膽道支架。
背景技術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肝門部有肝動脈、門靜脈及膽總管等重要的管道結構。肝門部膽管癌是膽道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因其發生部位特殊、呈浸潤性生長及與肝門部血管關系密切等特點給手術切除造成極大的困難。肝門部膽管癌常常導致病人阻塞性黃疸,如發熱、瘙癢、黃疸等癥狀,嚴重時可危及患者生命健康。肝門部膽管癌難以根治性切除時,需要解決患者黃疸的癥狀,現在常常放置膽道支架或者行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術,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術是一種膽汁外引流的手術方法,患者術后在腹壁上放置有膽道引流管,術后需要進行護理,給患者生活帶來不便,而且膽汁大量外流容易引起患者電解質紊亂及消化功能下降。現有技術的膽道支架多是起到將肝內的膽汁經膽道支架引流到十二指腸腔的作用,對于局部的腫瘤缺乏放射性治療作用,而且部分患者膽汁淤積可能導致膽道支架堵塞,現有膽道支架置入后如果腔道堵塞無法進行更換,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可回收膽道支架,使用該膽道支架可以對局部腫瘤進行放射性治療,降低膽道支架堵塞風險。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可回收膽道支架,包括覆膜支架和組合引流管,覆膜支架的前端為多孔引流頭,多孔引流頭上設置多個引流孔,覆膜支架內設置有引流通道和粒子通道,多孔引流頭與引流通道相連通,覆膜支架外表面設置有防滑紋,覆膜支架的后端設置有外螺紋;
組合引流管的管壁上設置有刻度線,組合引流管由硬管部、軟管部和盤管部組成,硬管部設置有內螺紋,盤管部設置有多個引流孔。
多孔引流頭的長度為2-4cm,覆膜支架的長度為4-6cm,硬管部的長度為2-5cm,軟管部的長度為3-7cm,盤管部的長度為1-2cm。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分體結構可以實現近端和遠端插入方便,前端的多個引流孔可以方便引流,減小堵塞可能,在覆膜支架堵塞時可以通過十二指腸鏡經十二指腸乳頭夾持盤管部將本裝置拉出,因為覆膜支架的支撐塑性作用,在需要放置膽道支架管時可以通過十二指腸鏡重新插入新的膽道支架管,可以回收,方便重新插入,方便更換;本發明的粒子通道內可以放置放射性粒子,進行局部放射作用,可以對局部腫瘤進行殺傷治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覆膜支架的截面圖;
圖3是導管和導絲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本發明的可回收膽道支架,包括覆膜支架1和組合引流管,覆膜支架1的前端為多孔引流頭2,多孔引流頭2上設置多個引流孔,覆膜支架1內設置有引流通道3和粒子通道4,多孔引流頭2與引流通道3相連通,覆膜支架1外表面設置有防滑紋5,覆膜支架1的后端設置有外螺紋5;
組合引流管的管壁上設置有刻度線6,組合引流管由硬管部7、軟管部8和盤管部9組成,硬管部7設置有內螺紋,盤管部9設置有多個引流孔。
多孔引流頭2的長度為2-4cm,覆膜支架1的長度為4-6cm,硬管部7的長度為2-5cm,軟管部8的長度為3-7cm,盤管部9的長度為1-2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未經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135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