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力線載波通信自組網實現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41156.6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114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有清;姚華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集能易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3/54 | 分類號: | H04B3/54;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金碎平 |
| 地址: | 213300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力線 載波通信 組網 實現 方法 | ||
1.一種電力線載波通信自組網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主機廣播發送組網命令,等待未組網從機的組網回復;
S2:從機收到主機的組網命令后,每臺從機檢測自己的組網狀態;
S3:若從機檢測到自己未組網,則根據自己的MAC地址產生隨機數,并根據隨機數設定延時時間;
S4:未組網的從機在延時時間后進行組網回復,最先進行組網回復的從機為第一組網從機;
S5:主機收到第一組網從機的組網回復后,發送握手命令給第一組網從機;
S6:第一組網從機收到握手命令后,接收并保存主機分配給自己的組網地址,并對握手命令進行握手回復;
S7:主機收到第一組網從機的握手回復后,保存該從機的MAC地址到地址數據列表中分配給第一組網從機的組網地址對應的組網MAC地址,并標記該從機的狀態為已組網,完成該從機的組網;
S8:重復步驟S1-S7,進行從機的依次組網,直到完成所有從機的組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線載波通信自組網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個從機包括MAC地址和組網地址;所述MAC地址為每一臺從機唯一區別于其他從機的身份識別編號,由8位16進制數據組成,取值范圍為0x00000001-0xFFFFFFFE;在從機處于組網狀態時,組網地址為主機分配給從機的地址,范圍為1-60;在從機處于未組網狀態時,組網地址為0。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力線載波通信自組網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具體包括:從機根據自己的MAC地址產生的隨機數為第一隨機數;設置隨機種子,通過系統時鐘節拍,產生第二隨機數;將第一隨機數和第二隨機數進行疊加運算后,得到組網隨機數;將組網隨機數作為該從機的延時時間,單位為毫秒;組網隨機數的計算公式:Rand=((MACIDi)0x000000F)*60+Tick%60,其中,MACID為從機的MAC地址,范圍為0x00000001-0xFFFFFFFE,i為0-7,Tick為隨機種子;最大等待延時1019毫秒,最小等待延時0毫秒,每個從機的延時時間為0-1019毫秒之間不同的延時,實現從機的錯開依次組網。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力線載波通信自組網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組網回復的內容為自己的MAC地址,組網回復為廣播式發送,若其他從機在延時時間內接收到第一組網從機的組網回復,則不再進行組網回復,若未收到第一組網從機的組網回復,則進行組網回復。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力線載波通信自組網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的地址數據列表保存組網地址及對應的組網MAC地址;當組網地址分配給組網從機時,組網MAC地址保存對應組網從機的MAC地址,當組網地址未分配時,對應該組網地址保存數據0xFFFFFFFF,代表該組網地址未被占用。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力線載波通信自組網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7中若主機通信丟包,導致主機未收到第一組網從機的握手回復,則第一組網從機組網失敗,主機發送解網命令進行解網,使占用組網地址的第一組網從機自動釋放組網地址,并進入待組網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力線載波通信自組網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網具體包括:
S71:主機從地址數據列表搜索組網MAC地址值為0xFFFFFFFF的索引值,得到該組網MAC地址對應的組網地址,該組網地址即為需要進行解網釋放的組網地址;
S72:主機用該組網地址廣播數次,發起解網命令;
S73:占用該組網地址的從機接收到解網命令后,進行解網,將自己的組網地址設為0,恢復到未組網狀態,等待主機發送組網命令,再進行組網。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線載波通信自組網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與從機組網完成后形成串聯的環形網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集能易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集能易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115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