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隱藏式門把手控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40729.3 | 申請日: | 2020-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638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鄧兆平;向松;彭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陸汽車研發(重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85/10 | 分類號: | E05B85/10;E05B85/00;E05B81/76;E05B8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華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湯國華 |
| 地址: | 401133 重慶市江北區***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隱藏 門把手 控制 裝置 | ||
一種隱藏式門把手控制裝置,所述隱藏式門把手控制裝置被設置為可與無鑰匙進入系統通信,所述隱藏式門把手控制裝置包括:位置傳感器、控制部及執行機構,控制部基于位置傳感器所檢測的門把手位置變化判斷是否存在對于門把手的有效按壓動作,若存在有效按壓動作,則觸發無鑰匙進入系統啟動身份認證,在身份認證通過后,控制部驅動執行機構展開隱藏式門把手。對于已安裝有位置傳感器的車輛,只需通過軟件處理,即通過門把手位置變化的檢測來判斷用戶的解鎖意圖,從而無需使用除此之外的其他硬件,節約了硬件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身控制技術,特別涉及隱藏式門把手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在目前車輛配備的無鑰匙進入系統中,用戶可通過隨身攜帶遙控鑰匙或具有虛擬鑰匙的智能設備來方便地解鎖進入車輛。為檢測用戶的解鎖意圖,目前的設計中通常會采用實體按鍵或電容式傳感器作為檢測設備。用戶通過按下實體按鍵或觸碰門把手內側安裝的電容式傳感器來觸發鑰匙合法性認證。在鑰匙合法性認證通過后,可以基于位置傳感器(例如霍爾傳感器)對門把手位置變化的監測來展開門把手以使得用戶可以打開車門。
然而,上述實體按鍵或電容式傳感器都需要一定的硬件成本。并且,對于一些配備隱藏式門把手的車輛,由于門把手在觸發解鎖前都縮于車身內部,用戶并無法通過觸碰門把手內側來展現解鎖意圖,上述電容傳感器也很難發揮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較低硬件成本的隱藏式門把手控制裝置。
所述隱藏式門把手控制裝置被設置為可與無鑰匙進入系統通信,所述隱藏式門把手控制裝置包括:位置傳感器、控制部及執行機構,控制部基于位置傳感器所檢測的門把手位置變化判斷是否存在對于門把手的有效按壓動作,若存在有效按壓動作,則觸發無鑰匙進入系統啟動身份認證,在身份認證通過后,控制部驅動執行機構展開隱藏式門把手。
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方案具有以下優點:對于已安裝有位置傳感器的車輛,只需通過軟件處理,即通過門把手位置變化的檢測來判斷用戶的解鎖意圖,從而無需使用除此之外的其他硬件,節約了硬件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隱藏式門把手控制裝置處理解鎖的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隱藏式門把手控制裝置檢測有效按壓動作所應用的隱藏式門把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隱藏式門把手控制裝置檢測有效按壓動作的邏輯處理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隱藏式門把手控制裝置處理解鎖的一種應用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許多具體細節以便使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全面地了解本發明。但是,對于所屬技術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明顯的是,本發明的實現可不具有這些具體細節中的一些。此外,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限于所介紹的特定實施例。相反,可以考慮用下面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組合來實施本發明,而無論它們是否涉及不同的實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實施例和優點僅作說明之用而不應被看作是權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權利要求中明確提出。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隱藏式門把手控制裝置處理解鎖的應用場景。參照圖1所示,隱藏式門把手控制裝置包括:設置于隱藏式門把手處的位置傳感器、控制部及執行機構。具體的,通過設置位置傳感器來檢測門把手杠桿的位置變化,并由控制部通過執行機構來控制門把手杠桿的運動,從而實現隱藏式門把手的展開或回縮。并且,通過對門把手位置變化的把控還可以對隱藏式門把手的展開或回縮進行更精確地控制。位置傳感器可以設置在門把手機構總成中,也可以設置在控制部中。當位置傳感器設置在門把手機構總成中時,門把手杠桿的位置信息會被傳輸至控制部中。控制部中包含門把手控制、位置檢測及按壓檢測的處理邏輯,這些處理邏輯通常可以以軟件方式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陸汽車研發(重慶)有限公司,未經大陸汽車研發(重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072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廢鋼的回收再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互聯網用機箱維修支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