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就位方向算法、終端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40705.8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142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冬靈;楊英保;謝尚高;唐懷寬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云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C13/00 | 分類號: | A61C1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創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鄺艷菊 |
| 地址: | 5181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就位 方向 算法 終端 存儲 介質 | ||
1.一種就位方向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獲取義齒網格模型中的牙冠網格面和義齒網格模型中心點;
將牙冠網格面劃分為多個第一區域;
選擇第一區域中任一點作為第一區域的第一頂點,并將第一頂點至義齒網格模型中心點的方向作為第一候選就位方向;
根據第一頂點、義齒網格模型中心點和牙冠網格面獲得第一候選就位方向下牙冠網格面的第一倒凹面積;
將牙冠網格面的各第一倒凹面積中最小的第一倒凹面積對應的第一候選就位方向設為義齒網格模型的最終就位方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就位方向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第一頂點、義齒網格模型中心點和牙冠網格面獲得第一候選就位方向下牙冠網格面的第一倒凹面積的步驟包括:
將第一頂點至義齒網格模型中心點的連線設為參考軸線,構建多個經過參考軸線的第一平面,以使牙冠網格面上的每個網格面片均至少與一個第一平面相交;
獲取第一平面上與牙冠網格面的各交點至參考軸線的垂直距離;
根據第一平面上與牙冠網格面的各交點對應的垂直距離,獲得第一候選就位方向下的不可見點;
根據第一候選就位方向下的不可見點,獲得第一候選就位方向下牙冠網格面的倒凹面片;
計算第一候選就位方向對應的所有倒凹面片的面積和,作為第一候選就位方向下牙冠網格面的第一倒凹面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就位方向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構建多個經過參考軸線的第一平面,以使牙冠網格面上的每個網格面片均至少與一個第一平面相交的步驟包括:
構建經過參考軸線的N個第一平面,其中相鄰兩個第一平面間的夾角為180°/N,N≥2;
判斷牙冠網格面上的每個網格面片是否均至少與一個第一平面相交;
若否,則在每相鄰兩個第一平面間新增一個第一平面,新增的第一平面分別與相鄰兩個第一平面間的夾角相等,并返回執行所述判斷牙冠網格面上的每個網格面片是否均至少與一個第一平面相交的步驟;
若是,則執行所述獲取第一平面上與牙冠網格面的各交點至參考軸線的垂直距離的步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就位方向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第一平面上與牙冠網格面的各交點對應的垂直距離,獲得第一候選就位方向下的不可見點的步驟包括:
判斷第一平面上與牙冠網格面的交點對應的垂直距離是否均大于處于同一第一平面上該交點至第一頂點間的其他交點對應的垂直距離;
若否,則確定該交點為第一候選就位方向下的不可見點。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就位方向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第一候選就位方向下的不可見點,獲得第一候選就位方向下牙冠網格面的倒凹面片的步驟包括:
將牙冠網格面上經過不可見點以及處于同一第一平面上與不可見點相鄰的任一交點的網格面片,作為第一候選就位方向下牙冠網格面的倒凹面片。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就位方向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牙冠網格面的各第一倒凹面積中最小的第一倒凹面積對應的第一候選就位方向設為義齒網格模型的最終就位方向的步驟包括:
獲取牙冠網格面的各第一倒凹面積中最小的第一倒凹面積對應的第一區域;
將最小的第一倒凹面積對應的第一區域劃分為多個第二區域;
選擇第二區域中任一點作為第二區域的第二頂點,并將第二頂點至義齒網格模型中心點的方向作為第二候選就位方向;
獲取第二候選就位方向下牙冠網格面的第二倒凹面積;
將牙冠網格面的各第二倒凹面積中最小的第二倒凹面積對應的第二候選就位方向設為義齒網格模型的最終就位方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就位方向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選擇第一區域中任一點作為第一區域的第一頂點的步驟包括:
選擇第一區域的中心點作為第一區域的第一頂點。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就位方向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選擇第二區域中任一點作為第二區域的第二頂點的步驟包括:
選擇第二區域的中心點作為第二區域的第二頂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云甲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云甲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070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