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尾礦中回收螢石的選礦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40651.5 | 申請日: | 2020-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42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洪嶺;吳迪;孟慶波;高玉德;任興民;楊曉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3D1/018 | 分類號: | B03D1/018;B03C1/30;B03D101/06;B03D103/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方燕 |
| 地址: | 510651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尾礦 回收 螢石 選礦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從尾礦中回收螢石的選礦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將原礦進行弱磁?強磁作業,得到非磁性產品;將非磁產品用第一濃度箱進行濃縮,得到第一濃縮底流,再加入清水稀釋第一濃縮底流,并在第二濃縮箱中進一步濃縮,得到第二濃縮底流;對第二濃縮底流進行螢石粗選和掃選,獲得粗精礦;對粗精礦進行精選I、精選II、精選III和精選IV,精選IV的精礦為最終精礦。本發明通過磁選進行拋廢,實現螢石的預先富集,減少浮選作業處理量;通過兩段濃縮作業,實現礦泥和礦漿藥劑的脫除,減少設備和藥劑投資;采用高效有機抑制劑深度抑制方解石和石英的上浮,其用量遠小于常規酸化水玻璃用量,減少了精選作業段數,最終獲得CaF2品位大于97%的高品質螢石精礦。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從尾礦中回收螢石的選礦工藝,該工藝流程短、操作簡單、所獲得螢石精礦CaF2品位97%。
背景技術
尾礦中的有價元素含量低,一般在前期的選礦過程中經過磨礦和藥劑作用,泥化程度高、藥劑污染嚴重,后續處理十分困難。多金屬螢石伴生礦浮選尾礦中一般含有較多的方解石和螢石,在前期的浮選過程中,螢石作為脈石被強烈抑制,當螢石含量較低時(CaF2含量20%),許多礦山不考慮對其進行回收,作為尾礦直接拋棄,主要原因是:(1)處理成本高,需要脫泥、脫藥、濃縮、活化等步驟;(2)選礦流程長,精選作業往往需要5-10次;(3)精礦品質難以提高,最終精礦CaF2品位很難達到97%。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短流程高效選礦工藝,實現尾礦中螢石資源的綜合利用。目前存在的問題如下:尾礦的螢石浮選受上游浮選作業影響嚴重,一般需要脫藥、脫泥、濃縮、活化等步驟,處理量大、成本高;尾礦中螢石品位低,精選作業往往需要7-10次,流程長,操作復雜,回收率低;尾礦中礦物種類復雜,精礦品質難以提高,最終精礦CaF2品位很難達到97%。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從尾礦中回收螢石的選礦工藝,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技術方案的基本構思是:
一種從尾礦中回收螢石的選礦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強磁選:將原礦進行弱磁-強磁作業,得到非磁性產品;
步驟2,濃縮:將非磁產品用第一濃度箱進行濃縮,得到第一濃縮底流,再加入清水稀釋第一濃縮底流,并在第二濃縮箱中進一步濃縮,得到第二濃縮底流;
步驟3,粗選,對第二濃縮底流進行螢石粗選和掃選,獲得粗精礦;
步驟4,精選,對粗精礦進行精選I、精選II、精選III和精選IV,精選IV的精礦為最終精礦。
本發明中,所述原礦為含螢石的浮選尾礦。
本發明中,所述步驟1中弱磁磁場強度為0.15T,強磁磁場強度為1.0T,螢石是非磁性礦物,磁選可以實現預先拋廢,減少浮選處理量,提高浮選入選螢石品位。
本發明中,所述步驟2中第一濃縮底流濃度為35%-45%,經清水稀釋后的濃度為8-12%,第二濃縮底流濃度為35%-45%,濃縮的目的是脫水、脫藥和脫泥,清水稀釋的目的是置換藥劑污染的礦漿。
本發明中,所述步驟3中,以原礦計,粗選時依次添加碳酸鈉600g/t,水玻璃1200g/t,油酸160g/t;掃選時添加油酸80g/t,掃選泡沫順序返回,掃選尾礦作為尾礦1丟棄。
本發明中,所述步驟4中,以原礦計,精選I時添加硫酸600g/t、HG-1 40g/t,精選II、 III和IV分別添加HG-1 40g/t、20g/t和20g/t;精選I尾礦作為尾礦2丟棄,精選II、III和IV 尾礦順序返回,精選IV泡沫為最終螢石精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研究所,未經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065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