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空芯保偏反諧振光纖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40379.0 | 申請日: | 2020-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127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8 |
| 發明(設計)人: | 江昕;鄭羽;付曉松;鄒琪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艾菲博(寧波)光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02 | 分類號: | G02B6/02;G02B6/036;C03B37/075;C03B37/012;B29C41/30;B29C35/08;B29L11/00 |
| 代理公司: | 寧波奧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周玨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芯保偏反 諧振 光纖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空芯保偏反諧振光纖的制備方法,所述的空芯保偏反諧振光纖包括具有高折射率的包層區域和具有低折射率的空芯纖芯區域,所述的包層區域由外包層和內包層組成,所述的外包層、所述的內包層、所述的空芯纖芯區域自外向內依次分布,所述的內包層由緊貼所述的外包層的內壁環形均勻間隔排布的多個微毛細管及所述的微毛細管之間的空隙組成,其中半數以下的所述的微毛細管的外徑小于或大于其余所述的微毛細管的外徑,且定義這半數以下的所述的微毛細管為第一微毛細管,而定義其余所述的微毛細管為第二微毛細管,所有所述的第一微毛細管和所述的第二微毛細管在徑向截面的位置布置的標準為使它們所圍成的所述的空芯纖芯區域的徑向截面呈橢圓形,所述的外包層由固態套管和套設于所述的固態套管外的包層套管熔融成一體構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取一根固態套管;然后在固態套管的管孔內緊貼管壁環形均勻間隔排布一圈微毛細管,其中半數以下的微毛細管的外徑小于或大于其余微毛細管的外徑,且將這半數以下的微毛細管定義為第一微毛細管,而將其余微毛細管定義為第二微毛細管,所有第一微毛細管和第二微毛細管沿固態套管的管孔管壁的位置布置的標準為使它們所圍成的中間孔洞的徑向截面呈橢圓形;接著在中間孔洞的兩軸端各插入一根與中間孔洞相適配的輔助毛細棒,并使輔助毛細棒的外壁與最大外徑的微毛細管的外壁緊貼,輔助毛細棒的外軸端面與固態套管的軸端面齊平;再在固態套管的管孔兩軸端,向相鄰兩根微毛細管的外壁之間的空隙中、以及除最大外徑的微毛細管外的其余微毛細管的外壁與輔助毛細棒的外壁之間插入不同尺寸的支撐毛細棒,以維持所有微毛細管的位置不發生變化,支撐毛細棒的外軸端面與固態套管的軸端面齊平,至此得到兩軸端形成多點支撐而中腹部形成懸掛的堆棧體;其中,固態套管和微毛細管的軸向長度為1~1.5米,輔助毛細棒和支撐毛細棒的軸向長度為5~10厘米;
步驟2:僅對堆棧體的中腹部進行拉制,在拉制過程中通過多通道主動式氣控單元控制第一微毛細管內的壓力、第二微毛細管內的壓力、微毛細管之間的空隙內的壓力、所有第一微毛細管和第二微毛細管所圍成的中間孔洞內的壓力,其中,第一微毛細管內的壓力與第二微毛細管內的壓力之差為10~100mbar,所有第一微毛細管和第二微毛細管所圍成的中間孔洞內的壓力和微毛細管之間的空隙內的壓力均小于第一微毛細管內的壓力和第二微毛細管內的壓力兩者中的最小壓力;
步驟3:將中腹部拉制后得到的堆棧體中間體插入一個包層套管內,使包層套管位于堆棧體中間體的中腹部外,形成光纖預制棒;然后對光纖預制棒進行光纖制備,在光纖制備過程中通過步驟2中的多通道主動式氣控單元控制第一微毛細管內的壓力、第二微毛細管內的壓力、所有第一微毛細管和第二微毛細管所圍成的中間孔洞內的壓力以得到空芯保偏反諧振光纖,該空芯保偏反諧振光纖的外包層由固態套管和包層套管熔融成一體構成、內包層由多個微毛細管和微毛細管之間的空隙組成、由所有第一微毛細管和第二微毛細管所圍成的中間孔洞構成的空芯纖芯區域的徑向截面呈橢圓形;其中,包層套管的軸向長度為固態套管的軸向長度減去輔助毛細棒的軸向長度的2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艾菲博(寧波)光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艾菲博(寧波)光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037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