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粉筆端部磨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40282.X | 申請日: | 2020-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461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霍書海;楊忠元;張鵬宇;劉雨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4B11/02 | 分類號: | B24B11/02;B24B47/12;B24B41/02;B24B41/06;B24B55/06;B24B55/12;B24B51/00;B24B49/00;B24B41/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博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粉筆 磨削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粉筆端部磨削裝置,有效的解決了新粉筆使用時不方便,掰斷粉筆頭造成很大浪費的問題;解決的技術方案包括一個芯軸,芯軸上安裝有一個上大下小的錐形的轉子,轉子可相對芯軸轉動,芯軸的下端固定有一個圓盤,圓盤的上表面開有一個環形槽,環形槽的表面貼裝有研磨片,轉子上端設有多個圓周均布在其外側且開口朝向轉子的弧形架,粉筆可小端朝下穿入弧形架內,且穿入弧形架內后,粉筆的下端伸入環形槽內,粉筆在弧形架的限位作用下雨轉子外壁貼緊,還包括一個漏斗,轉子和圓盤位于漏斗的軸線處,粉筆從環形架內脫落后落入漏斗內,然后豎直從漏斗的下端滑出;本發明有效的減少了粉筆的折損長度,提高了粉筆的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教學工具領域,具體是粉筆端部磨削裝置。
背景技術
粉筆是課堂教學中必備的書寫工具,即使在多媒體設備普及的今天,粉筆板書在課堂教學中依然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老師取用新的粉筆進行書寫時,由于粉筆端部的硬楞和硬皮,書寫出來的字跡細且不清晰,而且在黑板上書寫使還會發出刺耳的聲音,因此老師在用新粉筆書寫前,會用手將粉筆小端掰斷丟棄,然后再進行書寫,這使得使用不太方便,更重要的是在掰斷粉筆頭時,掰斷的頭部越短越吃力,因此每次掰斷的粉筆頭部至少會有指甲般長短,占粉筆總長的五分之一左右,不注意時伸至會掰斷三分之一的長度,造成很大的浪費。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發明提供了粉筆端部磨削裝置,有效的解決了新粉筆使用時不方便,掰斷粉筆頭造成很大浪費的問題。
其解決的技術方案是,粉筆端部磨削裝置,包括一個豎直可轉動的芯軸,芯軸連接有驅動電機,芯軸上安裝有一個上端大下端小的錐形的轉子,轉子可相對芯軸轉動,芯軸上安裝有換向機構,換向機構使轉子與芯軸的轉向相反,芯軸的下端固定有一個水平的圓盤,圓盤的上表面開有一個環形槽,環形槽的截面為半圓形,環形槽的表面貼裝有研磨片,轉子上端設有多個圓周均布在其外側且開口朝向轉子的弧形架,多個弧形架均固定不動,粉筆可小端朝下穿入弧形架內,且穿入弧形架內后,粉筆的下端伸入環形槽內,粉筆在弧形架的限位作用下雨轉子外壁貼緊;還包括一個漏斗,轉子和圓盤位于漏斗的軸線處,粉筆從環形架內脫落后落入漏斗內,然后豎直從漏斗的下端滑出。
本發明通過環形槽和轉子的配合對粉筆的小端進行研磨,將粉筆下端的硬楞和硬皮磨掉并磨成適合書寫的半球形,老師拿起粉筆即可直接書寫,不需再進行端頭處理,使用方便,同時有效的減少了折損的粉筆長度,提高了粉筆的利用率;另外,托板上始終保持有粉筆以供取用,隨用隨取,方便快捷。
本發明以最小的損失量獲得適合書寫的粉筆,有效的減少了粉筆的折損長度,提高了粉筆的利用率,且使用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粉筆從弧形架內滑落時的主視剖視圖。
圖3為轉子位置的俯視圖。
圖4為轉子的主視圖。
圖5為圓盤的俯視圖。
圖6為圖1中A位置的放大圖。
圖7為圖1中B位置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出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河南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028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