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息肉的中草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40273.0 | 申請日: | 2020-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142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偉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6 | 分類號: | A61K36/8966;A61K36/8994;A61P1/00;A61P1/16;A61P15/00;A61K35/57;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劉煥敏 |
| 地址: | 721000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息肉 中草藥 配方 及其 制備 方法 | ||
一種治療息肉的中草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它涉及一種中草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息肉的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它由以下組份的中草藥配料組成:貓爪草300g、瓦楞子150g、桃仁90g、浙貝90g、白芥子(醋制)90g、人參30g、蒲公英150g、豬牙皂15g。并經清洗、煎熬、干燥、粉碎等工藝,制作成丸劑口服。本發明有益效果為:它具有不需要手術治療,不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也不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僅僅需要通過中藥的服用即可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草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息肉的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息肉是指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現代醫學通常把生長在人體黏膜表面上的贅生物統稱為息肉,包括增生性、炎癥性、錯構瘤、腺瘤及其他腫瘤等。息肉屬于良性腫瘤的一種,臨床表現多見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腸道息肉綜合征,這些病變雖屬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惡變傾向。那些生長在皮下的囊腫、脂肪組織中的脂肪瘤、肌肉內的肌瘤等,也可引起體表的隆起,但不屬息肉范疇。醫學上一般按出現的部位給它命名。如長在聲帶上的稱聲帶息肉,出現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腸腔內的稱為“腸息肉”,以此類推。若某一部位有兩個以上的息肉,又稱多發性息肉。
常見的息肉有腸道息肉、子宮息肉、宮頸息肉、大腸息肉、胃息肉、結腸息肉、膽囊息肉等。對于息肉的治療最常見的是手術治療,眾所周知,手術治療治療周期長、對人體傷害較大,雖然現在可以實現微創手術,但是仍然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且需要較長的恢復時間,會影響患者的工作、生活,也會降低生活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治療息肉的中草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它具有不需要手術治療,不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也不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僅僅需要通過中藥的服用即可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是:它由以下組份的中草藥配料組成:貓爪草300g、瓦楞子150g、桃仁90g、浙貝90g、白芥子(醋制)90g、人參30g、蒲公英150g、豬牙皂15g;
具體制備方法如下:先將對應組份的貓爪草、瓦楞子、桃仁、人參、蒲公英、豬牙皂置于不銹缸容器內,加清水3公斤浸泡2小時,然后文武火煎煮1小時;濾渣后再加水1公斤煎煮40分鐘濾渣。在將兩次煎煮得到的藥水相合,繼續用文火熬制成膏,熬制過程中保持攪拌,保證不會糊底;取膏置于烤箱內,以不高于60度,再行烘烤6小時;待水分盡失后打粉,過100目篩得到膏粉備用;(不同部位息肉所加中藥,以此為綱)將對應組份的浙貝直接打粉過100目篩,將浙貝粉和和前述膏粉和勻備用;將對應組份的白芥子(醋制)加食用醋1公斤浸泡1小時,然后文武火煎煮1小時,將得到的藥湯加入前述煎煮容器,再將白芥子涼干,表面不起水即可使用;(此處醋制是為增強活血化瘀藥力)在干凈干燥的竹匾1/4處,用刷子沾少許水涂布均勻使匾面濕潤,撒白芥子于濕匾面上,用雙手持匾,轉動竹匾,再撒少許前備藥粉,并搖動竹匾,使白芥子全部均勻地沾上藥粉并搖至另一處,又于原涂水處上少量水,再將沾粉白芥子顆粒移至涂水出滾動,將水全部沾上,再轉至另一干處,撒上細粉,再轉動竹匾,使白芥子濕顆粒全部滾上藥粉,這樣如此反復操作多次,直至形成較微密的小園粒,選均勻后再加大成型。勿使小顆粒堅實、微密,再噴水撒粉,如此反復進行操作,整個基本動作即是揉團、撞翻、交替進行,以加強丸粒硬度與圓整度,直至丸粒逐漸加大成型,再用適宜的藥篩將丸粒篩選均勻一致的丸粒,過小的丸粒再泛大,過大的畸形的應分離出來作適當處理;最終形成干燥后每粒0.4克重的緊致藥丸;再將得到的藥丸放入不高于40度內烤箱中烤干即可。
本發明的服用方法如下:每天2次(飯前空腹),每次10粒;每一療程一個月,一般1至3個療程即可完成治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偉,未經李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02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