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感應式過孔旋轉導電環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40138.6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853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吳陳軍;徐偉杰;江雄;趙宇;王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2J50/10 | 分類號: | H02J50/10;H02J50/70;H02J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田英楠 |
| 地址: | 314033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感應 旋轉 導電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感應式過孔旋轉導電環,屬于電能傳輸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導電環安全性差、能量傳遞效率低的問題。本發明包括內環繞組、外環繞組和軸承,外環繞組設在內環繞組的外周,且外環繞組與內環繞組之間設有氣隙,軸承設在內環繞組的端部并連接內環繞組和外環繞組,內環繞組能夠相對外環繞組轉動。本發明的過孔旋轉導電環通過軸承將內環繞組和外環繞組連接,在過孔旋轉導電環使用時無需進行調心工作,同時能夠將內環繞組和外環繞組之間的氣隙減小到0.2~0.5mm,使得過孔旋轉導電環的漏磁通減少,能量傳遞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能傳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感應式過孔旋轉導電環。
背景技術
旋轉導電環用于轉動軸上設備的供電,傳統的接觸式滑動導電環應用在高速轉動軸上時,導電滑環和電刷之間的磨損非常劇烈,需要經常更換甚至在轉動軸高速運行時無法使用;并且如果轉動軸的直徑較大時,過孔導電滑環的直徑較大,其滑環相對運動的速度較大,導電環磨損將更加劇烈。因此傳統的接觸式滑動導電環在大軸徑的高速轉動軸上的應用受到限制,甚至無法使用。通過電磁感應原理而實現的感應導電方式屬于非接觸式的導電方式,成為一種實現高速轉軸上供電的有效途徑。
現有感應式導電環均使用分體式結構,主要有上、下感應線圈布置的方式和內、外感應線圈的布置方式,但是兩種布置方式的原邊繞組和副邊繞組均為獨立結構。這種形式的感應導電環在使用時需要對其進行調心,使其兩個線圈的中心重合,否則兩個線圈之間容易產生摩擦導致供電失敗甚至發生危險;同時,為了保證調心工作的需要,兩個線圈之間的間隙較大,導致磁通漏損嚴重,使得能量傳遞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的分析,本發明實施例旨在提供一種感應式過孔旋轉導電環,用以解決現有導電環安全性差、能力傳遞效率低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感應式過旋轉孔導電環,包括內環繞組、外環繞組和軸承,外環繞組設在內環繞組的外周,且外環繞組與內環繞組之間設有氣隙,軸承設在內環繞組的端部并連接內環繞組和外環繞組,內環繞組能夠相對外環繞組轉動。
進一步,所述氣隙為0.2~0.5mm。
進一步,所述內環繞組包括內環線圈和內環骨架,內環線圈繞制在內環骨架上。
進一步,所述內環骨架包括第一軸承安裝部、第二軸承安裝部和繞線部,第一軸承安裝部和第二軸承安裝部設在繞線部的兩端。
進一步,所述第一軸承安裝部與繞線部的連接處設有第一電磁感應環;所述第二軸承安裝部與繞線部的連接處設有第二電磁感應環;
第一電磁感應環和第二電磁感應環均設在所述內環骨架的外部。
進一步,所述外環繞組包括外環線圈和外環骨架,外環線圈單獨繞制,并設在外環骨架內。
進一步,所述外環骨架為橫截面為L形結構的回轉體,L形結構包括長邊部和短邊部,短邊部回轉形成第三電磁感應環。
進一步,過孔旋轉導電環還包括外圈壓蓋、軸承座和防塵蓋,所述軸承包括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
第一軸承套設在所述第一軸承安裝部上,第二軸承套設在所述第二軸承安裝部上;
外圈壓蓋設在外環骨架的上部,軸承座設有兩個,兩個軸承座分別設在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的外部,防塵蓋蓋設在內環骨架的兩端。
進一步,所述內環骨架、外環骨架和外圈壓蓋均由鐵磁材料制作;所述軸承座由順磁性材料制作。
進一步,所述內環線圈的外徑不大于第一電磁感應環的外徑;所述外環線圈內徑不小于第三電磁感應環的內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至少可實現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01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黃金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建筑工地防盜用建筑安全預警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