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雙云模型的云外包數據隱私保護頻繁項挖掘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40127.8 | 申請日: | 2020-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980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榮茂;王小峰;柳林;邢倩倩;王毅;陳錦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9/00 | 分類號: | H04L9/00;H04L9/08;H04L9/40;H04L67/10;G06F21/62;G06F16/90 |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任合明 |
| 地址: | 410073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模型 外包 數據 隱私 保護 頻繁 挖掘 方法 | ||
1.一種基于雙云模型的云外包數據隱私保護頻繁項挖掘方法,針對如下定義的參數:BCP密碼算法的明文空間是ZN,密文空間是加性秘密共享的明文空間和密文空間均為ZP,且滿足P≤N,[x]pk表示公鑰pk對明文x加密后的密文;對于某一個明文y∈ZP,用y表示y的共享份,其中yA和yB分別表示屬于云服務平臺CSP和輔助計算的云ESP的共享份,N的比特長度為l,系統中一共有η個數據擁有者,數據擁有者上傳的數據集一共有m條事務數據,且每一條事務數據表示的布爾向量長度為n;用戶上傳的項分別可以表示為Itemk,其中k∈[1,n],頻繁項挖掘中的最小支持度為min,l,η,m,n和min都是自然數;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驟:
S1密鑰生成中心為數據擁有者生成BCP加密算法的公私鑰對pki/ski,i∈[1,η],并將其分發給用戶;同時也為CSP生成公私鑰對pkA/skA;此外還生成BCP密碼算法的主密鑰MK,并將MK分發給ESP;
S2每一個用戶收到公鑰pki后,數據擁有者利用公鑰pki加密待外包數據,并將密文傳輸至CSP;數據擁有者分別利用公鑰pki將每一條待外包數據表示成布爾向量其中dj,k∈{0,1},當dj,k=1時表示Itemk在當中;并把它們加密為待外包數據集的密文向量表示dj,k用公鑰pki加密后對應的密文,其中i∈[1,η],j∈[1,m],k∈[1,n];然后,每一個用戶都將發送給CSP,從而CSP得到加密后的外包數據集[D];
S3 CSP通過和ESP聯合計算,將收到待外包數據集[D]轉換成加性秘密共享數據集D:即對于中的每一個CSP和ESP將其轉化為dj,k,dj,k表示dj,k的加性秘密共享份,其中dj,kA表示dj,k屬于CSP的加性秘密共享份,dj,kB表示dj,k屬于ESP的加性秘密共享份;該轉換過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S3.1對于CSP從ZP中隨機選擇一個數aj,k,并令dj,kA←aj,k;然后利用pki將aj,k加密為
S3.2 CSP計算并將結果標記為表示bj,k用公鑰pki加密后對應的密文,然后將發送給ESP;
S3.3 ESP收到后,利用S1生成的BCP算法的主密鑰MK,將解密并將結果標記為dj,kB←bj,k;
S3.4 CSP和ESP循環運行S3.1至S3.3,直到將所有的都轉化為dj,k;CSP將轉化后的數據集dj,k標記為其中D是一個m行n列的矩陣且這樣CSP和ESP就得到了加性秘密共享數據集D;
S4 CSP和ESP從共享的數據集D上挖掘出頻繁一項集,并生成候選頻繁二項集;具體步驟如下:
S4.1對于D的每一列,CSP和ESP分別計算和并將結果標記為skA和skB,其中k∈[1,n];
S4.2 ESP利用CSP的公鑰pkA將每一個skB加密為并將其傳輸給CSP;
S4.3 CSP利用公鑰pkA,將每一個skA加密為CSP計算并將結果標記為
S4.4 CSP利用公鑰pkA將頻繁項挖掘中的最小支持度min加密為然后CSP和ESP運行密文比較算法得到和的比較結果;假設待比較的兩個數和的比特長度均小于l/2,那么和密文比較算法的主要步驟如下所示:
S4.4.1 CSP從{0,1}中隨機挑選一個數,并將其標記為ak,k∈[1,n];如果ak=1,CSP計算否則,CSP計算并將結果標記為Ck;
S4.4.2 CSP隨機挑選一個小于2l的數,并將其標記為rk;接下來,CSP利用公鑰pkA加密rk,從而得到其密文然后計算并將計算結果標記為Ek;CSP將Ek發送給ESP;
S4.4.3 ESP收到Ek后,利用S1生成的BCP算法的主密鑰MK將其解密,并將結果標記為ek;如果ek≤N/2,則記bk=1,否則記bk=0;ESP將bk發送給CSP;
S4.4.4如果ak=0,CSP令Cpmk=bk;否則令Cmpk=1-bk;最后輸出的Cmpk就是比較結果;
S4.5令Itemk表示頻繁一項集,對于每一個Cmpk,k∈[1,n],如果Cmpk=1,則CSP將用戶上傳的項Itemk放入頻繁一項集中,即frequent_1_items∪Itemk,即認為Itemk是頻繁項;否則Itemk不是頻繁項;完成這一步驟后,CSP即可得到所有的頻繁一項集frequent_1_items;
S5 CSP和ESP從頻繁二項集候選集中挖掘出頻繁二項集,再從頻繁二項集生成頻繁三項集候選集并繼續挖掘,直到無法生成新的候選項集為止;CSP根據S4.5挖掘的頻繁一項集frequent_1_items生成頻繁二項集候選集,即candidate_2_items,然后從candidate_2_items中挖掘出頻繁二項集frequent_2_items;由于從項候選集挖掘到頻繁項集的方法步驟相同,本步驟僅描述從candidate_2_items挖掘出frequent_2_items的步驟,具體如下,假設頻繁二項集候選集一共有p個項候選集,且每一個都可以表示為αt,k∈{0,1},其中t∈[1,p],k∈[1,n]:
S5.1對于每一個CSP和ESP計算和的內積,并將結果標記為ξt,j,其中且αt,kA=αt,k,αt,kB=0,t∈[1,p],j∈[1,m],k∈[1,n];其中和的內積運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S5.1.1 CSP和ESP對每一個αt,k和dj,k運行安全乘法算法,并將結果標記為αdj,k,其中αdj,kA表示屬于CSP,αdj,kB表示屬于ESP;
S5.1.2 CSP計算并將結果標記為ξt,jA;ESP計算并將結果標記為ξt,jB;
S5.2 ESP利用CSP的公鑰pkA將每一個ξt,jB,t∈[1,p],j∈[1,m],加密為并將其傳輸給CSP;
S5.3 CSP利用公鑰pkA將每一個ξt,jA加密為計算并將結果標記為
S5.4 CSP利用公鑰pkA加密計算然后CSP和ESP運行密文比較算法,比較與的大小,并得到比較結果,記為Cmp2t,j;
S5.5對于每一個t∈[1,p],CSP計算并將結果標記為Supp2t;
S5.6 CSP比較min與Supp2t:如果Supp2t>min,則是頻繁二項集,CSP令否則不是頻繁二項集;
S6重復S5,最終CSP得到外包數據集的全部頻繁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4012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